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慕言歌
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从容的生活。
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杰夫·贝索斯(亚马逊总裁)
没有善良的聪明只是狡诈,失去聪明的善良只是愚蠢。——雾满拦江(畅销书作者)
不要在意不在意你的人,不要考虑不考虑你的人,不要担心不担心你的人,不要花时间给不会为你花时间的人。
第1章 你当善良,且有力量
>> 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喘息的空间就越少;日子也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幸福就会离你越远。 你无须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低。属于你的,要积极地争取;不属于你的,也请果断地放弃。不想做的事,不必勉强自己去做;忍了很久的事,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下去。 不要再让别人来践踏你的底线。一味地忍让或取悦,那不是善良,而只是你不想承认的懦弱。也别再昏睡不醒,做着别人不喜欢、不会感激,你自己做不好,也不爱做的所谓“善行”。 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才会给你属于你的一切。 如果你的生活只是对世界察言观色,然后满足于眼前的苟且,如果身边的人对你的存在总是忽视,如果你的被认同只能靠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那么请记住我要告诉你的这一句话: 你当善良,且有力量。
第2章 你以为的善良,其实只是懦弱
>> 本来沟通是为了消除隔阂,增进了解,通过配合弥补单一力量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彼此抱怨或人为地设置障碍。总有一些人似乎站着说话不腰疼,毫不顾及自己的言论其实只能让坏人更无所顾忌,让好人选择明哲保身,生生将善良逼成怯懦。 于是,我们常常会面对一群好人欺负另一个好人,其他好人却坐视不管的现象。
>好人
>真正善良的人可能只在乎他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而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认为他做了一件好事。真正的善是在充分了解和审视了事实之后做出的能带来最好结果的选择。
第3章 说好的“吃亏是福”呢
>我们身边总有这种“委屈”的女人,她们心地善良,一直扮演着自以为的“付出者”角色。然而巨大的“付出”,换来的只是完全与期望不匹配的被忽视,感觉很少有人明白她们的好。于是委屈,于是愤怒,然而又偏偏停不下自以为的“善行”。随之,不被理解的伤心和无从表达的失望,化成了没完没了的审判、指责和抱怨。当满满的负能量在她身上显现,身边的人便一个个离去。
>> 其实,她们的期望只是被肯定和赞美,也愿意背负辛苦,倾己所能为家人付出更多,但她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在以背道而驰的方法表达着自己的善意。这样的委屈,也一定会导致一种最坏的行为——强迫对方承认她是在为他付出,而且这种付出是值得肯定的。她们的失误在于,恰恰没有明白,这种强迫行为是一种极大的恶。让别人按她们的意愿行事,其实是让别人自己侮辱自己,让别人自己践踏自己,让别人被迫违心地自我贬低、自我忏悔,改正莫须有的“罪行”。
>背道而驰
>己践踏自己,让别人被迫
>> 请将你的善良只给善待你的人 对有一些行为,永远只能表示理解,不能姑息和纵容。
>> 我想追问,为什么要一味地要求我们理解别人?如果我们自己受了伤还没有医治,又如何从心理上做到为他人着想?如果我们自己都还没有爬起来,又如何能惦记着再去扶起别人?
>> 一直以来,社会只拼命地教我们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做一个坚强的好人,却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 真正的善良,是让身边的人在平日自得其乐,在需要帮助时你全力以赴。没有任何人有任何权利将自己的“好意”强加给另一个人或者实施自以为是的道德绑架。我不想对自己和别人犯这种“善良的罪”。 人生会有各种遭遇,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管是好人还是烂人,你总会在某个时间点遇上。倘若你无力承担,没人能代替你承担,但我仍然希望你知道,这些事是在所难免的,你无法跟执着于个人观念而伤你的人理论,你只能努力让自己不被打倒。
>了
>一味要求自己所爱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幸福,从某种角度来看,它其实是一种认知模式的错误。比如把“吃苦”看作人生中消极的、要彻底避免的东西,在一个人最应该吃苦的年纪去过度干涉和保护他,其实是对生命成长的不尊重。虽然吃苦与幸福的意思背道而驰,但人生所有的经历,包括吃苦,都直接关联生命和灵魂的成长。正如周国平所说,生命的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场。
一个人唯有经历过磨难,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验后,灵魂才会变得丰富。而这也是幸福的重要源泉。现实中的幸福,应是幸运与不幸按适当比例的结合。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最好的成长方式,无论是吃苦还是享福。
>> 世间唯一的真理是,你向世界释放了什么,世界便回报你什么。若你释放的是抱怨,得到的必然是指责;若你释放的是批判,得到的必然是反驳;若你释放的是攻击,得到的也必然是反击。
"吃亏是福,那总吃亏,还是福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要看:吃的是什么性质的亏?这个亏对当下或未来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有多远?这个亏这次吃了,以后是不是还要吃?还要吃多久?
>吃亏是福,但总吃亏哪儿来的福
>> 一个人的成长,必得经历许多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然后生命才能成熟、圆满与丰盈。
>> 虽说“吃亏是福”,但这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一则要看你吃多大的亏,有的“吃亏”是要命的;二则常吃些小亏是可以的,对日后的生活有用,但关键看吃亏之后有无反思,有无改观。如果一味地吃亏,哪儿来的福?
第4章 多余的牺牲他(她)不懂心疼
>> 老天爷的事儿你管不了, 别人的事儿与你无关。
这大概是多数人或多戓少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数人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最近看了一个故事《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自己的爹》,颇受启发。
>我们总善于伤害那些爱我们的人,因为我们根本伤害不了那些不爱我们的人。
>> 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我为这个家牺牲了这么多,到头来得到的却是背叛!” “我为他牺牲了自己的事业,熬成黄脸婆,他却不要我了!” “我为她得罪家人、疏远朋友,全部心思都放在她和孩子身上,到现在她却嫌我事业心不够!” 这些话里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牺牲”,似乎只有“牺牲”才能换来情感、婚姻上的筹码。但从逻辑关系上来说,一个人的“牺牲”并不是另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条件,甚至也不具备直接的因果关系。不然,单身者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因为没有爱人为他们做这些“牺牲”啊!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牺牲”,都是一种多余的付出,往往会成为双方的情感重负。
>> 作为“付出者”的一方,需要不停地继续强化最初的付出行为,以维持自己一贯的形象,即使自己已经不堪重负,也不能改变,否则就显得前后矛盾、言行不一。越是这样,其内心积累的渴望情绪就越强烈,对对方的表现就会抱更高的期望。如若事情不是朝预期的方向发展,内心很容易失去平衡,从而对两人的关系产生强烈的质疑和绝望感。
>> 当你把人生需求完全交给别人去满足时,就不要怪别人会让你收获失望。
>> 真正的爱,是给别人需要的东西。如果你表现爱的行为,人家不在乎甚至根本不想要,自己还不开心时,就要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动机。但是偏偏有很多人明明内心十分不满,却仍然要去付出。为什么?因为我们害怕对方的离开,害怕对方用糟糕的方式对我们,害怕独自支撑失去依赖感。这些都不是真爱,而是恐惧。
>> 有句名言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最难:一件事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另一件事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 一个人的天生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方式和人生经历决定了他对事物的感受以及他面对各种感受的方式,我们并不具备真正理解另一个人的能力,那也许是天神才具备的能力。所以,如果一味地为别人着想,总希望为对方做得更多,虽然能展现你的天性善良,却同时暴露了你的天性傲慢,因为这样做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
这正是所谓"好心没得好报"许多人报怨原因所在,正象小白兔用糊萝卜做诱饵钓鱼一样的道理。
第5章 你有多好,他(她)就能有多坏
>> 朋友小A原本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别人视为洪水猛兽的婆媳关系,她却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和男友是真心相爱的,自己平时和父母关系亲密,将来只要自己也对婆婆好,将心比心,又怎么可能有矛盾呢? 怀着对幸福的憧憬,她与自己的男友小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远在北京的我看到她QQ空间里满满的幸福照片,也忍不住发出衷心的祝福。像她那样一个楚楚动人的善良女子,自是值得任何一个男人终生呵护的。 过了两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宝宝。看到小宝宝的百日照,我想,这真是一个幸福的女子,有一个爱惜自己的老公,有了自己最心爱的孩子,一家人能如此甜蜜地生活下去,夫复何求? 没有想到,再过半年却传来小A离婚的消息。 电话里,我大为诧异地问:“怎么回事儿?你们不是那么恩爱吗?”她轻轻地一笑,掩饰不住满心的忧伤:“我败了,败给了他妈,败给了他们全家!”细问之下,她才道出苦衷。
婚姻与爱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爱情单纯而婚姻复杂,婚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嫁给他和他的家庭成员。
>远在北京的我看到她QQ空间里满满的幸福照片,也忍不住发出衷心的祝福。像她那样一个楚楚动人的善良女子,自 过了两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宝宝。看到小宝宝的百日照,我想,这真是一个幸福的女子,有一个爱惜自己
>> 人生不迷茫,先得自己坚强;要想给人热量,先让自己发光。
>>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努力。
>> 我们不会抱怨那些不会与自己发生利害关系的对象。
>> 是感恩上苍的眷顾,还是抱怨命运的不公,完完全全看我们怎么去理解自己的遭遇。 要照顾别人,先把自己照顾好
>> 要么选择自己喜欢的,要么喜欢自己选择的。
>>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背后隐藏的原因,可能是我们需要一种安全感。
第6章 你没那么坚强,但只能独自坚强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只能自给自足,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我们不是父母的续篇,也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番外。我们彼此确有交集,但交集并不意味着别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
>>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其他任何人强加给我们的都不是我们的人生,而是别人的人生。要想知道人生为何,只有问问我们自己的内心,心之所至,就是我们人生的方向,不要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否则我们永远是舞台上的演员,用一生的时间去演绎别人。我们不必做操控世界的梦,但也永远不要被他人操控,而是要为自己而活。 我们不能指望操控世界,但我们必须操控自己,而不是任自己的人生被他人操控。没有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了完成别人的使命;没有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了过别人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过自己的人生。
>> 每个人经历的事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我们不能代替他人思考,也无法代替他人感受。同样,别人也无法代替我们思考,也无法代替我们感受。所以,我们得明白:无论你怀着多大的善意,仍然会遭遇恶意;无论你抱有多深的真诚,仍然会遭到猜疑;无论你呈献得多么柔软,仍然要面对刻薄;无论你多么安静,只想做自己,仍然会有人按他们的期待要求你;无论你多么勇敢地敞开自己,仍然会有人虚伪地对待你。接纳这个事实,你也许可以放下计较,活得从容。即使我们会被误解、被曲解、被冤枉,也可以放下一切不安,让内心笃定。
第7章 可以替别人着想,但要为自己而活
>>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 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何必用疲惫的身心来愉悦别人 伤害你的人从没想过是为了让你成长而伤你,真正让你成长的是你的痛苦与反思。
>> 没有一份爱是以伤害为目的,但有很多的爱是以互相伤害为结局。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以为,对一个人的期待,是爱,照顾一个人的生活,是爱。所以,我们不断对一个人产生期待,不断要求他(她)按照我们想要的那种方式去活;更多的时候,为了强化我们爱的感觉,就去做一些自己以为爱他(她)的事,用身心俱疲的方式去取悦他(她)。 诚然,这也是爱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只是我们想给出的。我们并不确定这种爱对方是否想要,甚至是否能感受得到。
>> 做人要懂得留一点儿爱给自己 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 最后能达到的最好状态大概是,你懂得了如何爱自己。 支撑伟大的,往往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困难、艰苦、挣扎等琐碎的细节。 正如,远征之路看上去宏伟、美好、蜿蜒迤逦,那一路尘沙氤氲,扬起的似乎是如诗般瑰丽浪漫、如画般色彩斑斓的前程,脚下所踩的是大地母亲支撑我们追求理想的黄土,远处还有艳阳,还有彩虹。
>> 但当我们走上这段路之后才发现,每一步路,都要我们身体力行地用脚去丈量,于是蜿蜒迤逦变成了崎岖坎坷,尘沙氤氲变成了风尘仆仆,黄土变成了满路泥泞,艳阳虽好却让人酷热难耐,彩虹不知道会出现在远方何处,结果只留下风吹雨打的真实,不断抽着我们耳光。 直到这时,我们才算明白了一条真理,那些看上去波澜壮阔的美好,实际上却意味着背后可能有你看不见的大起大落。 我们根本没有想象中那般强大,我们也改变不了世界。“一开始,我们都相信,厉害的是自己;最后,我们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
>> 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也许有人会阻碍你成功,但没人会阻挡你成长。
>> 到最后能成就我们的并不是命运,而是我们自己。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我们不仅要以善待人,更要善待自己。这是生活的智慧。
>>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 这些付出者并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不是人家想要的,也不知道这种付出并没有签回报协议,别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别人接受了愿意回报,可以回报,不愿意回报,那便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如果我们总想为他人付出,便可能失去自我,沦为一个不断给别人收拾烂摊子的“滥好人”。
>> 人生命运的真相就是,命运一半在你手里,另一半在上天手里,你要用自己手里的一半去赢得上天手中的另一半。 悲观失望、抱怨命运的时候,不要忘了你自己手里拥有你一半的命运。得意忘形、志得意满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一半的命运在上天手里。
>> 人可以死在自己的梦里,但不能死在别人的嘴里!
>> 很多事都是这样的,只要你自己不觉得是事儿,事儿再大都不算是事儿了。
>> 有时候,幸福需要智慧拐点弯。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间也没有不需要主动去追寻的幸福,你若没有主动终止伤害的能力,也不会具备享受幸福的能力。
杨修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他聪明悲哀在于太自以为是,太乐于显摆自己的聪明,真正智者,把聪明用于关键事情和关键时间点上。
> 曹操手下有才华的人不可胜数,像郭嘉、程昱、荀彧、贾诩,哪一个不是济世之才?为什么他们没有被曹操妒而杀之?他们的深谙世故是真正的豁达,他们的劝谏是真正的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