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成功的三要诀,“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逐渐登堂入室,跻身显学,迎接山呼海啸的顶礼膜拜。
昨天朋友圈让一则创业公司报道刷屏了。看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个名为“宅代洗”的校园洗衣项目,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说了这样的故事。
醉人的画风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刊载在一家自称“不说谎的融资媒体”上。也许当事人和采访者浑而不觉,但警察蜀黍看不下去了。中国警察网安徽站的官微发了一条微博。
这就很尴尬了。
然而事情还没完。
今天凌晨,“宅代洗”推送了一条洗地微博,提到“宅代洗团队未做过剪断洗衣房电线,本次事件纯属商业炒作行为。”
这不叫忏悔,叫鸡贼。骂可以挨,牢不能坐。在大是大非面前,赶紧撇清。
可退一万步讲,即便真的“纯属商业炒作行为”,能想到这样的点子,也叫人叹为观止。会写出这样的稿子,也令人心生敬意。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要脸也成为一门学问了?
我是学新闻的。大一的基础课,老师就会讲多方求证,少听一面之词,文章里更要慎用。十年过去了,现在通行的话术已经是:“自媒体时代了,传统媒体那种稿子还有谁要看?”
明星八卦,创富传奇,或者近在咫尺的狗血剧情,哪个不比字斟句酌的报道来得吸睛?事事费心处处思量的作者或小编,不通世故,贻误战机,怎么完成老板零预算还要10万+阅读的KPI?
我做过经济记者。从业那会儿,无论什么创业项目,多数还有实体支撑。小到扫地机器人的光学感应器件,大到B2B的有机蔬菜养殖,创始人坐下来,会先递上一份详细的数据,几份公司资质的证明。虽然也聊改变世界的理想,也讲商业模式的颠覆,但临了总还是要说一句:“要不我们去实地看看?”
而据说,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大潮,如果还能造福实体经济,基本也就是催生了大街小巷的咖啡馆。走进闹市区或者创业园的咖啡馆,如果没听到“天使轮A轮”、“流量红利”、“日活用户”、“电商复购率”,简直就要掐一掐自己,犹恐相逢是梦中。
一边是阶层流动的通道堵塞,一边是成功神话的风起云涌,创业似乎成了有志青年突破中产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按不少前辈的说法,创业的选择,与其说是主动的搏击中流,毋宁说是被动的恐惧作祟。出于对潦倒一生的担忧,很多人“铤而走险”。“富贵险中求”共同的决断和急功近利的普遍浮躁,把陷入其中的人推向深渊。
我喜欢的作者阑夕(ID:techread)写了一篇《为什么创业者越来越不要脸?》,列举了大量先登上“神坛”,又黯然退场的年轻创业者。
吊诡的是,如果《大败局》或《激荡三十年》里记录的起起落落还残留着英雄主义的悲壮,在今天的宣传话术里,部分“互联网新贵”开始集体性地以打“擦边球”为荣。
阑夕说:“创业者并不生而骄傲,这份事业无论有多么激动人心,它同样需要遵从经济规律、公共道德和法律秩序。”或许,正是追惩的缺位和大众的善忘,令违法背德变得有恃无恐。
若是深究背后的根本逻辑,恐怕基于一种不自觉的共识:成功者没有原罪,只要结果光鲜,过程不值一提。相对目的而言,手段无足轻重。
你也许看过这个段子:“化缘的改叫众筹了,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八卦小报改叫自媒体了,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了,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了,做耳机的改为可穿戴设备了,IDC的都自称云计算了,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圈地盖楼改叫科技园区了,借钱给朋友改叫天使投资了,放高利贷都改叫资本运作了。”
虽然极端,但能够流传,多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互联网本身没有错,但互联网是最好的放大器:这个时代的野心和欲望,无所遁形。
背德的创业者只是缩影而已。电影营销有票房造假,食品生产有化学“创新”,只要永远向“钱”进,道德和伦理,不过是无当的累赘。
最有意思的是,我偶尔写文章谈道德,常常会收到这样的回复:“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道德和是非?从来都是各人的立场和利益而已。”
我才知道,原来道德已经是一种虚妄,是挡在滚滚行进的“我”面前的螳臂,是老朽衰颓的旧时代的遗毒。
而当下成功的三要诀,“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逐渐登堂入室,跻身显学,迎接山呼海啸的顶礼膜拜。
消费升级,道德退化。很多人起初装作不在意,直到真的不再介怀。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