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逸与放纵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区分它们?如何调伏放逸心?怎样于放逸善于调伏?这是任何修行人必须去透的修证过程。且看鼎然于修证中一一善说。
放逸心,指的是六根总是被外景所牵,于心不能安止即是放逸心。
放纵心,就是六根完全被外景所牵,完全丧失觉知功能而任其六根肆意祸乱,即是放纵心。
区分放逸心放纵心的意义在于苦受浓度,也就是让修证者懂得放逸心一旦不能降服,就会滋生放纵的果报,使人不得安稳,常受六贼生死果报。这就是为什么要区分放逸心放纵心。
怎样调伏放逸心?首先,眼睛看见外面的色相,要善于觉知是否内心有所反应。也就是说,当眼睛看到外面任何事物,觉察你的心有没有对它们生起的反应。这种反应若喜若厌若不喜不厌等等心理感触,此时就要善于觉知。
这是调伏眼根勿令放逸的稀有修证仪轨。耳鼻舌身意也是一样。譬如:当你内心有了种种想法,这时就要观察内心种种想法是否让你有了种种反应而定。无论这种反应是喜或乐或不喜不乐,都应当次第觉察,勿令意识有所祸乱。记住:每个根要次第观察,次第安止,慢慢来,一点一点的觉知,随着你的次第修证精进,就会使每个根,逐渐清透起来,自在也就随之而来。这就是你最终的,拿的起,放的下,随意生活,无所挂碍了。
倘若你不能时常觉知,不要沮丧,更莫要焦急。因为沮丧来自内心的贪取,不离苦受,焦急来自内在的索取不离苦受。而是要用一颗平实的心,就像母亲疼爱孩子一样,无论他怎样调皮怎么使乖,作为母亲就应当平实对待、平和看待,平常视之。
为什么?因为母亲从小走过来的,当然懂得如何调伏孩子。修证者也是一样。无论内心生起各种感触,也无论怎么呈现在你的六根都莫要急躁,莫要焦躁,莫要冲动,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慢慢调伏。大家一定要记住了,千万莫要焦急。
降服其心,其实就是在降服六根趋于安止,安止即寂静,寂静即无所住。因无所住,所以无所取。无所取即是无所取相。不取于相即是无四相。四相不生即是自在。自在即无量,无量即不可思议,是为大乘、法乘、菩萨乘、佛乘,如来藏乘,乃至金刚藏乘。
修好六根,即得心清净。因六根通心,六根安止即心安止。并非要去降服其心。因为心在哪里?如何降服?当安止六根即是降服其心,这是修证,不是空谈。
如今佛教丧本亡性,让更多修人趋于空谈卖弄文理知见,就是不踏实修证六根。所以才会缔造如今僧尼疯狂放纵,贪着世间名闻利养,就是六根不能安止。所以大家不要轻信如此僧尼祸乱世道。当安于内心趋于寂静,勿令六根时常放逸,不要让六贼随意进出我们的家门。
鼎然无能,只能把这一丁点的修证布施给大家。大家若在修证途中,遇到问题,联系鼎然,鼎然会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开示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