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一种神器的发明,足以改变一个时代。中国酒正是这样,蒸馏器的横空出世,如同一座绵延的历史巅峰,将美酒长河一分为二,划分出酿造酒时代和蒸馏酒时代。
蒸馏器,从远古走来,沸腾着的不仅是酒香四溢,还有水火升华的中国故事,甚至于那些千年不散的迷雾疑云。
01
神器之路,水火升华的中国故事
建国以来,考古界对于蒸馏器一直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发掘工作持续推进,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名震一方的古器破土而出,不断叩击着历史学界、酿酒业界的心弦,将白酒历史推演到更早朝代。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件“汽柱铜甑”,成为目前较早的蒸馏器代表之一,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正中竖立圆筒形透底汽柱,柱顶四瓣花朵形,中心苞状突起,周身具四个瓜子形镂孔。根据结构,后人演绎出多种蒸馏酒液的方式,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安阳殷墟妇好墓“汽柱铜甑” (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相比于汽柱铜甑,1956年上海博物馆发现的汉代青铜蒸馏器,则更具说服力,已经具备了如今酒类蒸馏器的基本结构,一甑一釜之上,配有导流管、加料管和冷凝室,非常科学,像这样的蒸馏器曾在多个地方出土,一时间让人们把蒸馏酒起源的视角,聚焦到了汉代。
至于唐代,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文物,高达1000多件,其中4只银制石榴形罐引发关注,壁厚、圜底,颈部有隔,正中有孔,正是蒸馏器的造型,但由于体积太小,说其用于造酒,难免牵强附会。
上海博物馆汉代青铜蒸馏器 示意图
相比前朝,出土的元代蒸馏器不仅丰富,而且更加接近现代。1975年,河北青龙县土门子公社在西山嘴村南新开河道中,发现一套铜烧酒锅,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半球形甑锅,上部是桶形冷却器,口沿处有汇酒凹槽,并有出酒流。蒸酒时,酒蒸气上升,在穹隆底被冷却成液体的酒,顺卷状壁由牡唇导入汇酒槽,通过出酒流即可注入盛酒器。与之相类似的一件,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左旗隆昌镇。
蒸馏器虽然涵盖历代,白酒起源百家争鸣,但“元代起源说”更能够得到广泛认可,主要原因在于蒸馏器的尺寸,两件元代蒸馏器高度均达到40-50公分,与现代使用的小型家酿蒸馏设备已然十分接近,而前朝的微小型蒸馏器,大多数可能用于蒸馏花露水或者药物。
02
蒸馏之妙,中国白酒的提香法门
由于元代时期受到西域影响极大,这让白酒的起源问题,又在空间上发生争论,到底是中国首创还是西域传入,难下定论,甚至于形成了中西方相互指认的情况。
如元代七朝重臣许有壬指出:“秋空沆瀣不过也,虽败酒亦可为。其法出西域,由尚方达贵家,今汗漫天下矣。译曰阿剌吉云。”而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中国古代即有一种名叫“甑”的炊器……你只要在那网格上放一个小杯,顶部再放一个冷凝碗,就马上制造出一个中国式的蒸馏器……其历史竟可追溯到如此久远的年代,因此很难相信它是从外域传入的。”
清代制酒图示
无论蒸馏器来自何方,或是白酒蒸馏起止何时,中国白酒的蒸馏法都将蒸馏技术推至炉火纯青的境地,中国酿酒师仅利用简约的器具组成,就完成了一流的提香过程。
常压条件下,白酒甑桶内温度差不多在102℃左右,这低于很多风味物质的沸点,然而神奇的是,这些物质却仍然能够被蒸馏而出。原因在于中国甑桶的特殊填料方式。装满酒糟后的甑桶,可视为一个填料塔,酒糟既是填料,又是被蒸馏的物料,蒸馏过程中存在回流现象,具有共沸、挥发、萃取等多种物质交换方式,高沸点物质便可实现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现代精馏塔异曲同工。
白酒蒸馏
而提到白酒蒸馏之法的玄妙,不得不提到董酒。上世纪60年代,国家提出“谁先进、就学谁”的政策号召,国密董酒的蒸馏技术在当时具有先进性。董酒厂曾毫无保留地在全国范围进行指导、推行,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在延用董酒的蒸馏工艺。
董酒车间
董酒的蒸馏技术,先进与独特并存,为了配合其“百草入曲”“双曲双醅”发酵的工艺特征,传承演化出“双酷串蒸法”的工艺技术,被业内称之为“串蒸鼻祖”。
具体来说,董酒的生产有两套明确的流程线。一是,使用含有40余味本草的大曲,采用大窖池,超长发酵一年半以上,酿得的糟醅,叫做“香醅”;二是使用含有90余味本草的小曲,采用小窖池,酿制的糟醅,叫做“酒醅”。然后,酒醅放入蒸馏甑的下部,香醅覆盖在酒醅的上部,进行双醅串蒸,得到董酒。
董酒的双醅串蒸法,有两个优异特点。一是,可以高效提取风味;二是,可以有效降低消耗。尤其风味方面,两种糟醅放在一起蒸馏,下层酒醅中的醇香、粮香等,与上层香醅中的酯香、本草香、陈香、曲香等,能够自然融为一体,利于董酒典型风格的形成。而且,相比常规蒸馏,董酒的这种以酒带香操作,蒸馏效率更高,能够实现酒体中多种类别、多种分子量物质的高效富集,比如,地衣素、维生素B2、萜烯类等,均可很好被蒸馏进酒体之中。
董酒的蒸馏之所以能够实现精巧妙用,笔者认为这与董酒对祖国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与传承有一定关系,在唐宋时期的本草或医方中,“九蒸九曝”或“百蒸百曝”的制药方法,已经十分常见和成熟。
毫厘之差,千里之别。蒸馏器和蒸馏法的出现,虽然仅仅让中国酒实现了从十几度到几十度的小跨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中国美酒香味的高度腾飞,以及千年饮酒风尚的沧桑巨变,是中国古代科技智慧的结晶。
作者简介:
李虓,食
品发酵专业硕士、工程师,酒类食品评论作家、策划人,李虓酒食研究室、《酒食评论》新媒体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