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一直认为自己非常失败。
内心充满迷茫和困惑,尤其是女儿上高中后的第一次月考过后,我抓狂、焦燥、不安而又不断自责…
向闺蜜倾诉,她带我去做心理咨询。
见心理老师之前,我有点犹豫有点小紧张,也不知该说什么,怕自己会语无伦次,即使到了门口我还止步不前,觉得自己仿如一个害怕见医生的病号,闺蜜安慰我:“王老师人很好,没事儿,就像拉家常,只管放松心情!”
老师看见我们连忙招呼着倒茶,果然温和亲切,交谈的方式是一问一答,我毫无压力,把自己压抑在心底的苦闷彻底渲泄出来。
通过疏导,我开始为自己理清头绪,豁然开朗起来,觉得老师所提的几点建议让我受益非浅。
1、让孩子释放压力,并给予恰当的表扬
我:女儿每次洗澡引吭高歌,有时长达1小时,我在门外不停地催,她在里面却洗得不亦乐乎,常气得我去关热水器。
心理老师:她洗澡唱歌时其实是在释放压力,因为学习上或其他的压力无从排解时,洗澡可以给身体放松,孩子贪恋那种淋漓的享受,不知不觉忘记时间。在时间充足条件下不防适当让孩子释放一下压力。
记录女儿每次洗澡时间,再进行对比,如果下次比上次缩短,哪怕几分钟也要及时表扬,平时不要随便表扬,那样她习已为常,肯定无所谓。用事实说话,恰当的表扬,会让她觉得父母的用心与真诚,她尝到甜头也会自我督促在以后加快速度。
2、尽量避开锋芒,巧妙地制造点幽默。
我:女儿读初二时,因为班风不好,交友不慎,沾染了一些坏习惯,她平时稍有不如意就破口骂人,脏话不堪入耳,我立马制止,训斥她,她更反感,与我对着干,于是母女间难免上演一场唇枪舌战,常常是以我垂头丧气而告终。只能怒己不幸,叹是亲生。
心理老师:骂人是不对,要批评,但要选择时机,当场制止,她肯定不买帐,效果不佳,可能还会更加严重,引发她更多逆反心理,最好是避开锋芒,或顺着她的话幽上一默,等情绪平稳时再来说教,应该事半功倍。
也不妨在网上百度下关于女孩的行为规范语言习惯方面的文章给她看,指出哪些讨人喜欢哪些不符合身份和形象,再引导到她的日常表现上来,让她自我觉醒,水到渠成。当然,沟通的前提要选择在她心情好的时候。
我仔细回顾以前种种,真是叹息在孩子面前太缺乏语言技巧,总是硬碰硬,又扭不过她的牛脾气,往往是一场“霄烟”,反惹得自己心力憔悴,身心疲惫。
3、及时化解自身焦虑,放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我:女儿做作业拖廷磨蹭,时而唱下歌时而发下呆,经常12点多甚至1点没做完,还不肯睡觉,我和孩子爸都看着心急,三番五次催,却无济于事。有时还惹得她大发雷霆,或双手捂耳,无动于衷。每遇到此时此刻这般情景,我们只好先上床去睡,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忍不住爬起来,看着她还伏案疾书,打着哈欠,疲劳作战,我站在书房门口又茫然无措。内心越来越焦虑,却找不到出口。
老师淡淡一笑: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看孩子,现在很多孩子晚睡,甚至有的还通宵不睡玩游戏…你女儿的这种现象其实也很正常,何况没什么原则问题,不要太放心上,你就算现在能管,以后到外地读大学去了,离开了你,还管得着吗?
你现在过度担心就会焦虑,你焦虑同时把情绪也传递给了孩子,让她无形中产生更大的压力,她压力大要发泄,又会有坏脾气,形成恶性循环。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吧?
你要及时化解自身的焦虑,保持平和的心境,并放低对孩子的期望,懂得放手,路终究要她自己走,任何困难与挫折都只是她人生中一段经历而己,没有尝试过酸甜苦辣的人生不是完整的。
你的刻意安排或保护有时还会起反作用,你所操碎的心甚至被当作驴肝肺!所以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一切表现,习惯并看淡它。
从心理咨询室出来,我肩上像御下了一付重担,顿时轻松了些,但心里却像五味杂陈,反思过去发生的种种场景,我脸红羞愧,自己在孩子面前我又做得怎么样呢?
一味地探寻孩子的问题,却不知其根源在父母身上,改变孩子应该从改变我自己开始吧,如果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让她快乐着我的快乐,忧伤着我的忧伤…她将来只是成为第二个我,这也并非我的初心。
我相信最美的花总开在最艰辛的枝头。不念过去,做好自己,调整心态,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