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读书笔记

引言

因为读书有感而笔记,因为分享也是学习而传播——利己、利他而利众,以小我的自律而唤起大我的自省,就是一种独有的幸福。

正文

提及敦煌莫高窟,我们都会想到那里五彩的壁画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圣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它近些年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什么困境?

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由樊锦诗自述、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与樊锦诗结缘于敦煌,两人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介绍了樊锦诗坚守大漠和保护莫高窟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莫高窟人的奉献精神。

本文将从樊锦诗早年的生活与成长经历、樊锦诗选择保护敦煌莫高窟的原因和莫高窟被完好保护的原因这三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樊锦诗守护敦煌莫高窟的经历,让我们对莫高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一】樊锦诗早年的生活与成长经历

本部分试图解答两个问题:

樊锦诗是怎样对考古产生兴趣的呢?

又是如何锻炼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呢?

第一,不确定的人生;

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

因为北平沦陷,全家搬去上海,没过多久,上海也被日军占领,沦为“孤岛”,因此生活异常艰难——年幼的她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同时,这些经历也催生出她强烈的爱国情感。

每一个孩子的心智成长,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樊锦诗也不例外

她的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热爱中国古典艺术和文化,从小要求孩子们练习书法、广泛阅读、背诵《古文观止》。

樊锦诗学习非常自觉,也很勤奋,从不让父母操心;

中学时的樊锦诗深受父亲的影响,经常去博物馆看展览,对考古工作心怀期待;

高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北大历史学系,从此走上了不凡的人生道路。

第二,难忘的大学生活。

1958年,樊锦诗刚进北大,被一个高年级学生推荐去历史学系办公室抄写文稿——时间长了,她从闲谈中得知:考古专业既可以“饱读诗书”,也可以“游览名山大川”,所以在后来分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古专业。

当时,全国开展“大跃进”运动,北大也开展了“双反”运动——但是在教学改革的风潮中,北大师生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这种踏实的学风让樊锦诗深受触动。

樊锦诗所在的考古专业有不少名师,对考古有着无比的热情,上课都是自编教材,精心备课,有史有料,她逐渐迷上了这个专业——为了了解更多专业内容,她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内心对多元化的知识充满了渴求。

友情提示:

1、受到家父热爱中国古典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加上自己对历史与考古工作深怀期待,樊锦诗选择了北大历史学系考古专业。

2、北大的精神传统深深地影响了樊锦诗,教给了她做人做事的严谨和担当;在此后长居敦煌的几十年里,她一直遵循北大的教导,取得了不少成就

【二】樊锦诗选择保护敦煌莫高窟的原因

本部分试图解答三个问题:

在北大学习的樊锦诗为什么会想到去莫高窟呢?

樊锦诗与莫高窟的结缘经历是怎样的?

这中间有什么曲折?

第一,与莫高窟结缘;

实习分配前,樊锦诗一直对莫高窟这座艺术殿堂充满期待

等真正来到敦煌,亲眼看到色彩斑斓的壁画和精美绝伦的彩塑,她更是兴奋不已,忘记了环境的艰苦,一心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敦煌的日夜温差大,水土不服且体质较弱的她只得提前结束实习,返回上海家中

但没有想到,在毕业分配时,樊锦诗被选中去敦煌

对于再去那样艰苦的环境,她也曾有过犹豫,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做出了前往敦煌的决定。

樊锦诗给父亲写信告知了这一情况,父亲寄来回信的同时,还附有给老师的信,希望学校改派其他体质好的学生。

樊锦诗明白父亲的用心良苦,却因忘不了那些精致的壁画和彩塑,所以私自扣下了这封信,选择服从国家的安排,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敦煌。

第二,莫高窟的价值;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不仅是佛教圣地的艺术典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画卷,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

其中,藏经洞好似藏着一部古代百科全书,有经卷、文书、幡画、佛像,虽然有一部分被掠走,但仍然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宝藏——敦煌藏经洞文献走向大众视野后,吸引了西方的汉学、藏学等领域学者竞相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也使得敦煌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

当然,国内很多重量级学者也费尽心思地研究、保护敦煌文物,他们对中国敦煌学作出不少贡献——后来,国家成立专门的研究学会,并组织相关高校开展研究,成果显著。

第三,为保护莫高窟尽心尽力。

敦煌远在西北,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却挡不住像樊锦诗这样有志之人的脚步——像樊锦诗一样为了保护敦煌文化而留在莫高窟的人才,当地人都亲切地把他们称为“莫高窟人

他们甘愿放弃名利,扎根于大漠,与家人长期分居,勤勤恳恳地钻研——即便后来有些人因“文革”牵连受苦,仍然不改初心,展现了莫高窟人的奉献精神。

当时,体弱的樊锦诗不仅要忍受着身体的疾病,还要和远在武汉的丈夫长期两地分居

1、她从不抱怨,甚至还为了莫高窟留住人才低价出售自己的房子;

2、“文革”期间,为了保护窟内文物,樊锦诗和同事们煞费苦心,想尽办法,终于保住了莫高窟。

友情提示:

1、莫高窟人对艺术心怀敬畏之心,长期坚守大漠,致力于敦煌的研究;正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努力,莫高窟才从满目疮痍到重现光彩

2、樊锦诗深受感动,年过六十仍然在为敦煌的研究默默付出;她为莫高窟尽心尽力,被人们尊称为“敦煌的女儿

【三】莫高窟被完好保护的原因

本部分试图解答一个问题: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文化历史悠久,它是怎么在千百年后还保留得如此完好的呢?

答案就是这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莫高窟人的奉献

第一,科学保护;

敦煌石窟地处戈壁沙漠腹地,窟内微环境相对稳定,使壁画和彩塑等保存至今——但由于自然因素的侵害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威胁到了莫高窟文物的安全,让樊锦诗焦虑不已

反复论证后,樊锦诗组织各部门实行一系列的科学性抢救保护措施

1、建立风沙防护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

2、经过多次筛选,樊锦诗又想到一个绝佳的办法,就是为洞窟的彩塑和壁画建立数字档案,可以让文物信息永久保存下来——在寻求多方合作后,“数字敦煌”终于得以实现。

第二,莫高窟人的奉献。

一代代莫高窟人薪火相传,花了4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的首卷,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也推动了敦煌文物的研究,为全面复原提高了可能

友情提示:凭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莫高窟人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樊锦诗也是如此——她坦言,“如果还有一次选择,我还会选择敦煌,选择莫高窟。”

结语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佛教自唐代起日益兴盛,也由此在华夏大地上雕刻了众多流芳百世的艺术瑰宝:壁画;而敦煌莫高窟壁画,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县城东南方向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为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据传,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乐尊和尚云游至鸣沙山,见该山金光万道、状似千佛,胸中激荡,便在崖壁上凿下第一个石窟;此后,丝绸之路的商人为了祈求美好的前程,也纷纷至此许愿,开凿石窟,并请画匠作画,历经一千六百多年,最终形成莫高窟现今规模。 

莫高窟壁画描绘了古代各民族,各阶级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的道存画面——敦煌莫高窟壁画是十六国至明清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稀有文化宝藏;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历史之悠久,位列中国全国石窟之冠,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艺术宝库。

樊锦诗幼年时,她深受父亲影响,爱好中国古典文化;读大学时,她饱读诗书,痴迷于考古专业;工作时,樊锦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往敦煌莫高窟工作,成为致力于奉献一生择保护敦煌莫高窟的“莫高窟人”。只因她深知莫高窟的价值,选择和同事们克服困难,尽心尽力地守护。

莫高窟之所以被完好保护,既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也得益于樊锦诗寻求外援,终于实现了用科学保护方法让敦煌“永生”的愿望——她和所有的莫高窟人一样,为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默默奉献着。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她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敦煌工作,潜心于石窟的考古研究和科学保护,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并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信念是一种力量,它将我们内心深处的梦想唤醒,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樊锦诗一生的成就都源自于她忠于内心的选择,正是有他们莫高窟人的无私奉献,莫高窟这一文化瑰宝才得以流传;莫高窟人之所以伟大,源于对艺术的热爱和一生无悔的践行;人生不过百年,如今的你是否也能如莫高窟人般坚守初心,静等花开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830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99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875评论 0 33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37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734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91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5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17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6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98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5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27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2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0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49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36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