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章上》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知?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大概意思就是说从前有个人给郑国子产送了一些活鱼,子产便命令校人养在水池里,后来这人把鱼煮了吃了,还颇为得意地说这些鱼是因为高兴而游跑了。子产大度说:“鱼们应该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呀”。校人不解其讽刺之意,反而讥讽子产傻,鱼被自己吃了都不知道。
这个故事其实也阐明了一个道理,君子可以用合乎常理的方法欺骗,但不能用不合逻辑的方法欺骗。那么君子为什么容易被人欺骗呢?笔者认为君子因有恻隐之心,对人对事往往仁慈,就算被伤害也下不了狠心,不像小人睚眦必报,为实现目的常常无所不用其极。《论语·述尔》有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加之儒家规范要求君子务本、不争、慎独。如此,因君子为人处世皆循之于守则,便只得明哲保身规避争斗,君子孤立无援,便只能被理所当然的欺骗了。
但君子贵之以方,方者,洞察事理也,所谓洞察事理,便是有大度之心、包容之腹,不会因为被小人无知的欺骗而恼羞成怒,火冒三丈。而能以温文尔雅的儒士风度规劝小人,使之察之知辱,迷途知返。如此便避免了一场泼妇骂街小孩打架般的低劣厮斗。
又有言云“小人诱之以利,君子欺之以方”,君子并非是完美的,也有种种不足,与小人对比之下,弱点也相对明显。在追求目的最大化的路上,每种人都有所谓弱点可以被人操之以柄。小人可以用利益诱惑他,而君子则可以用似乎比较合逻辑的方式对付他。君子追求“方”,往往对“方”看的太重,大凡世上重要之物,往往会成为拥有者的负担与羁绊。儒家所说的君子又常有济世说教之志,总想把所知的说出来,并不会像隐士那样“我有佳宝,敝帚自珍”。这就为有心人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君子若想不让欺之以方,就得提高修养,提高道德标准,规范言行,克己复礼。
君子只是一个道德标尺,人人皆可度量,不必盲目地顶礼膜拜。但需要有朝圣之心,却不应刻意成为圣人。我们只需从君子之品中汲取养分,提升涵养,做到不被欺之以方,努力不成为小人即可。只要道德这个无形的栅栏做的足够高够强,就算他小人得志,我自巍然不动固若金汤,再多人冷嘲热讽又有何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多人因为争名夺利而四处奔走,无数次的吃亏上当,挫败了本已坚持很久的朝圣之志,无意间成为了不想成为的那些占便宜的小人中的一员。就好比一头老虎,无论如何驯服,把栅栏一开,它还是会露出野性的本相,回归兽群,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只温驯的小猫。人亦相同,但若能坚持本心,在众皆趋利的路上还能刨出一种无畏坚定独善其身的精神来,那被驯服的野性才会逐渐褪去,直到凤凰涅槃,成为真正的君子,之后无论小人如何作怪,才不会被欺之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