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我正式成为UCB(加州大学伯克利)的访问学者,开始了全新的学习/工作体验。虽然在国内已经读完了三年的研究生,但我还是开心地选了一些专业相关的本科课程去旁听。一开始受到不少冲击,几个学期下来,也就适应了这里的学习节奏。
加大的本科生可以自己选课。据说还可以在就近的几个专业里调整。我选了两门比较基础的课程。想要体验一把本科生是如何度过一个学期的。但是因为我没有学业的压力,可能也只是体会了很小的一部分。
首先让我觉得很受冲击的是一些细节。比如,学生可以迟到,老师同学并不介意。再比如,如果学生上课咳嗽得厉害,他可以离开教室。更不要说上课时出去洗手间,老师也不会介意。老师们会介意的是,学生有没有在认真听讲。有的老师会让开学的第一天就跟学生们强调,上课不许用电脑或手机。还会告诉你,研究表明,上课不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手写笔记的学生在期末时的成绩会更好。
还有一个就是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方式。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会根据相应的问题回答。也会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不过,很少有点名这回事。老师会鼓励说,没有问过问题或回答过问题的同学要积极参与哦,因为参与也算一部分成绩哦。学生们还是很积极。因为大部分课程需要做研究项目,需要当堂展示。大家选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课,试听后可以决定是否真的要学这门课,所以对待自己选的课也比较认真吧。
除了课堂授课之外,助教还会帮助同学们组织课后讨论。作业啊、研究项目啊,都可以跟助教请教,或者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讨论的部分是学习一门课程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我是旁听,所以为了不给助教增加负担,我没有申请去参加讨论的部分。
基础课的大课堂有的在阶梯教室,一百多个学生去听。也有在小阶梯教室,80人左右。还有更小的30人左右。因为每个学生隔一周都有作业,甚至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所以老师的批阅任务也挺重的。有的课堂一周三次课,每次一小时,每次课开始都是一个小测验,只有一次例外,需要学生录制自己的研究数据,邮件发给授课教授。
阅读材料,量大,每门课有时每周两篇论文,还有教科书,或者某本文学作品。一般的本科生可能每个学期会选4门课程左右,每个学期的阅读量也是丰富!
本科生很是热情,课程开始前也会左邻右舍的打个招呼。看着她们自在的学习氛围,内心觉得很是羡慕。
无论大学时代在哪里、如何度过,只要在青春里经历过、体验过,有所收获,就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