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种思维方式,我把它叫做“上帝视角思维”。
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跳出自己的主观视角,站在上帝的视角问自己:“对我来说,什么样的决定才是‘正确’的”。然后,坚决地执行这个“正确”的决定。
这里所说的“决定”,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决定一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包括决定一些可能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
什么才是“正确”,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可是,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却似乎很难凭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
所谓的“正确”,在不同的场景下具有不同的语义。它可以是基于法律、良知、道德的绝对标准,比如拒绝尝试吸毒、维护公共环境、抵制校园暴力;它也有可能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最优选择,比如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留学、要不要趁早买房结婚等等。
而从更本质的角度来讲,所谓的“正确”,就是与个人的认知观念、价值追求和三观取向相一致。我的一个长辈是公司的部门经理,几年前,四十岁出头的他曾有机会晋升副总经理。可是权衡之后,他选择了放弃晋升。对于这样的选择,周围人很多都觉得不理解。
在他自己看来,晋升副总经理意味着工作压力的陡增,意味着更多的时间要耗在各种酒局饭局上。那时候他体型已经开始发胖,还患有脂肪肝,健康状况不算太好,并且儿子也正在上高中,处于学业的关键期,正是需要照顾和关注的时候。晋升副总经理虽然职位提升了,年薪翻倍了,但同时在健康和家庭上需要付出牺牲。
在他那个年龄段和现实处境下,他的观念中健康和家庭已经排在了事业之前,因此作出放弃晋升的决定,对他而言无疑是「正确」的。
运用“上帝视角思维”,有三个关键的步骤。
明确自己的认知观念、价值追求和三观取向。
用客体的眼光来权衡主体的行为。
即刻行动。
第一个步骤,实际上是我们进行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也是形成理性思维结果的依据。
我们的思维并不总是理性的,例如,人在愤怒的情况下,思维就是无逻辑和非理性的。我们应该力图使我们的思维保持有序和理性,这就要求我们搞清楚我们的认知观念、价值追求和三观取向,并以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个步骤,是运用“上帝视角思维”的核心。所谓客体的眼光,就是要用第一个步骤中我们明确的认知观念、价值追求和三观取向为基础,建立起一套评价标准。
所谓主体的行为,就是我们通过思维活动得出的、准备付诸实施的结果。只有理性的思维活动才能得出理性的思维结果,但进行理性思维对我们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们思维过程中,主观上的偏见、愤怒、悲伤、逃避、懒惰、胆怯、悲观,以及直觉上的自我放纵、避重就轻、贪图享乐、鼠目寸光等等消极因素,总是会对我们施加干扰,使我们的思维结果偏离理性。
第三个步骤,即刻行动,这很重要,但也很难。举个例子。你已经下定决心戒烟了,但在朋友聚会时,很久未见的好哥们给你递烟,你接不接受?
假定在你的观念中,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么运用“上帝视角思维”,你很清楚地知道这时候“正确”的决定是拒绝。可是真要把这个决定付诸于行动,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干扰因素太多了:吸烟本身的诱惑、好哥们的面子、颇费口舌的解释、逢场作戏的社交规则、下不为例的自我宽慰……如果我们不能坚定地去执行那个“正确”的决定,那么我们的思维活动也就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就会被主观和直觉牵着鼻子走。
“上帝视角思维”有什么优点?
首先,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建立起一种评判标准,对我们大脑中产生的种种念头进行评判,进而衍生出一种控制我们行为的“操作系统”,而不是把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交给主观和直觉来任意地摆布。
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会激发我们的念头。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有产生购买的念头,看到诱人的美食,就会产生品尝的念头。欲望是无限的,头脑中产生的念头也因此层出不穷。
产生了念头,并不一定就会付诸于行动,这中间还有一个评判和选择的过程,比如“晚上想想千万路,白天又走从前路”。
这个评判和选择的过程,很容易被我们的主观和直觉操控,对念头的评判和选择往往并不基于理性和“正确”,进而衍生出的行为也就会产生弊端,例如拖延症、过度消费、暴饮暴食等等。
运用“上帝视角思维”来应对我们头脑中产生的种种念头,能够帮助我们剥离主观上的偏见、愤怒、悲伤、逃避、懒惰、胆怯、悲观等等消极因素,排除直觉上的自我放纵、避重就轻、贪图享乐、鼠目寸光等的干扰,真正找到那个“正确”的选择。
其次,运用“上帝视角思维”能够促使我们去执行那个嘴最正确”的决定。知行合一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运用“上帝视角思维”,不仅是为了找到最“正确”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把那个最“正确”的决定与其他的决定泾渭分明地隔离开来,强制性地形成“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状态。因为人都具有趋利避害和自我保护的本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理性思维就会得到明显地激发,在我们的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对那些不是最“正确”的决定形成防御和抵触机制,强有力地促使我们去执行那个最“正确”的决定。
再次,运用“上帝视角思维”能够让我们得到长期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福利。品尝到甜头之后,我们就会更愿意与主观思维中的种种消极因素作斗争,进一步巩固我们执行那个“正确”决定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如此反复,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步入一个良性循环。
以健身为例。健身馆实现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各种营销手段促使顾客办理年卡,而实际上不少人在年卡有效期内到健身馆健身的次数并不多,均摊下来甚至比按次收费的价格还高。之所以我们愿意办理健身年卡,是因为我们的理性思维告诉我们,坚持健身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可每天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躺在松软的床上,我们的主观思维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放弃去健身馆健身的念头。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运用“上帝视角思维”,我们很轻易就会得出结论:坚持去健身才是那个“正确”的决定,我不能偷懒,我必须即刻行动。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只要我们一次次地强化“上帝视角思维”,一次次地坚持去健身,那么我们就会收获身体的健康、身材的优化甚至心灵状态的焕然一新。
这些宝贵的收获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诱人的,但大部分人却一次次屈服于自己的懒惰、胆怯、悲观,贪图一时的舒适和放纵而不愿意为了这些终极福利去付出眼前的辛苦和汗水。
为了克服短视思维,我们应该主动地运用“上帝视角思维”,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状态一定会令我们感到惊讶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