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成绩、分数对于大多数来说显得不那么重要,至少变得没有高中那么重要了。
很多人都秉承着不挂科的心态去学习,怀着“多一分浪费”的观念去考试。
然而,决定考试的,往往不是试卷,不是图书馆,而是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不是传授给你多么多的知识,而是让你保证能安全pass。”学长学姐如是说。学长学姐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选课比考试重要,因为考试你可能不过,然而选的老师或许能让你过。”
我一个同学,选择的校选课《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老师是文学院的院长,平时上课还要抽背古诗词。期末考试,他考试成绩89,然而,老师平时成绩给他0分。结果,他不幸地挂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就发生在我身边。这个老师班上,挂科率达到70%,选到这门课的人,无一不是胆颤心惊。
选课,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你以后的成就。 选课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特别的生活,充满着竞争,排挤,以及各种不公平。
学校教务系统的“超级”运行速度,让很多人都被迫选择埋怨。
前几天我们选课,下午17:50准时开始选。而我们一个宿舍的人在17:00就蹲在电脑旁,几个浏览器一起打开,挂着几个不同的界面。
17:10分,一个同学被挤了出去。
17:20,那个同学没挤进来,又有同学掉了出去。
17:30,我们宿舍全部被挤掉出去。
17:32,宿舍有两个登陆进去,成功抢到课,而此时,我和另外同学的网络已经瘫痪了。
17:38,那两个同学已经选课成功,此刻,我们其他几个的网络依旧瘫痪着?
……
18:30,我们登录成功,但是没有选到好老师,而且体育课没有选上。
……
课程表就这么草草的被决定,我们不能反抗,只能选择承受。
如果是为了学习,那你选择老师并不能决定什么。哪个老师教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怎么学习。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的目标决定了你的态度,实际上也决定了你未来能达到的高度。像我们军训来说,同样的训练,放羊队的和方块队的有差距,方块队的和标兵也有差距一样。你们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目标不一样,所以在过程中的高度不一样。
那些选到“好老师”的人,真的是幸运星吗?
是的,至少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是的。因为他们选到了,我们没有选上,我们还为此伤心过。因为我们目标都一样,“好老师”意味着高分,还意味着不挂科吧。然而,这样子的大学生活,真的值得我们去过吗?
来大学之前就听前辈们吹嘘大学的美好,而后又听他们唏嘘自己白白度过的时光。我们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却也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开始的我们,企图改变这种宿命。可是,在前人失败的地方,我们也会面临失败。梦想是有,可是更多的是现实。
高数、物理、制图、英语……每一科都是绊脚石。摔倒过才会懂得要跳跃,远远看见,是无法完全避开的。
渐渐地,我们放下了姿态,降低了梦想,去适应现实。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熟”。成熟是随遇而安,却不是随逆而安。
在短时间里,可能选到所谓的好老师确实不错。可是,这样子除了拿到学分,你还得到了什么?刚毅不屈变成了妥协,逆境奋发变成了堕落,而我们的美好时光,也开始渐渐变得憔悴。
大学选课,选的是课,也是人生。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课。
你是宁愿留在一流城市过着二流的生活,还是宁愿在二流城市过着一流的生活?
很多生活算是富裕的人,都愿意抛弃安逸,去北上广打拼。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城市的吸引力太大,还是我们的心太轻?
凡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黑格尔
一流城市那么吸引人,必定有原因。
没经历过暴风雨的平静,只是不敢冒险的懦弱。北上广是打拼的地方,是能让一个单纯的孩子变得圆滑,让花钱大大咧咧变得计算着钱花,让平凡的我们开始变得伟大……
让一个人变成熟的最快方式,就是让他自己一个人去经历艰难的日子。一流城市,是人们梦想的地方,也是让人梦想不断破灭,不断重生的地方。
这里没有一个人是庸人,要么像条狗一样活着,要么像自己梦想的那样活着。
选课,大抵和选择生活的城市一样。我们选择的不是一时的安逸,而是一种不妥协的精神。我们选择的是用年轻去换取经历,让自己沉淀下来,成熟起来。
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急躁须臾的偶然变化。——周国平
其实,很多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让我们为难的不是选择本身,而是选择背后的利益。
选课也好,选生活的城市也好,我们选择的除了选择本身带来的利益之外,更多的是选择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