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設定目標嗎?你試過爲成功而設定目標嗎?
市面上有很多教人如何設立目標的書,有的教你設定遠大目標,設立硬目標 (Hard Goals),到最後,你射不到太陽,至少也能射中月亮;有的就說目標要SMART,即明確 (Specific)、可測量 (Measurable) 、可達成 (Attainable)、現實的 (Realistic)、有時限的 (Timely / Time Bound),利用這個方法設立的目標讓你心裏踏實,做起事來就比較穩定。
種種「教派」,衆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精彩,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要成功,就要設定好目標,這樣才能成功」。莫非真的要設定目標,才能夠成功?那是不是有目標就一定成功?沒有目標,就註定失敗?
最近讀到了幾篇博客,談到了一些設定目標的弊端,也談到了如何不設目標,也能成長的方法,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設定目標和成功是否相關。我將這幾篇博客的內容整理了一下,輔以自己的瞭解畫成以下的心智圖,大家如果想更進一步瞭解,也可以<a href="#reference">參考這裏的原文</a>。
首先,來看看設定目標會有什麼弊端,爲什麼不應該只專注在達成目標上。
設定目標讓人近視
打個比方,年關將近,公司上層下了指令,季末3個月總業績要達到3000萬,相比去年的現在,業績才2000萬左右。業績如果達標,每人額外獎金50萬。一時之間,大家都振奮起來,爲了爭取50萬獎金,拼命地外出做業務,應酬客戶,行銷部門狂打廣告,做年末大促銷。
經過大家拼死拼活的努力,業績真的順利達標,哇太棒了,員工們額外獲得50萬獎金,公司營收大幅成長,老闆臉上也有光,每個人開心得不得了。當然了,業績順利達標,大家都感覺努力得到讚賞,也會覺得自己很有志氣,爲自己感到驕傲,乍看之下,的確是好事一樁。
但仔細看下去,風光的背後,可能是滿目瘡痍。
- 爲了拼業績,業務員給了客戶更大的折扣,只爲了談成當下那筆10萬的交易。
- 爲了拼業績,業務員給了客戶更長的應收款期限。
- 爲了拼業績,行銷部把公司最暢銷的商品當作帶路貨,以流血價賤賣,只爲了取得噱頭,吸引消費者。
- 公司獲得短暫的應收成長,卻因此影響了公司的利潤、現金流和品牌。爲了達標,大家都將目光死死得盯着營收成長,而忽略了對公司經營長期而言,更重要的指標。
設定目標讓人忽視身邊的機會
現代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的資訊,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商業模式出來。身處這樣變動快速的社會,爲公司設定長遠,明確的目標,經常會顯得不合時宜。
回到10年前,大家談論的是10年後電腦處理器速度能有多快,光纖網速能到什麼程度,誰能想到現在大家都在用平板,用手機來取代電腦。誰能想到手機大廠NOKIA,MOTOROLA的市佔率會這麼快被IPHONE,ANDROID搶佔,落到現在的地步。他們不是沒有注意到IPHONE的崛起,沒有留意到智慧型手機帶來的威脅,只不過內部的員工都太專注於自己的業務,爲了達到業績目標,達成KPI,不斷地想盡辦法加強既有的業務內容,卻忽視了<a href="http://mrjamie.cc/2012/11/01/stupidity/">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a> 的可能。等到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想要急起直追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這裏有一篇講述Nokia是怎樣被Paradigm Shifted的部落格文章 -
Nokia, How the Mighty Fell - Nokia's management was aware that a digital revolution was underway but in a recent book it's former chief executive Jorma Ollila said the company peaked too soon -- investing heavily in smartphone technology before operators were ready to offer services... <a href="http://retail.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mobiles/nokia-how-the-mighty-fell/25577583">詳全文</a>。
有人說 -「設定了目標,就有明確的方向,有了明確的方向,做事就有根據,效率就高」。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個人也很贊同;不過在套用之前要注意一項前提,就是目標首先要正確,才會走對方向;目標要是不對,那越走,就是越偏離正確的道路,本來是爲了找到方向而設定目標,結果反而被帶到迷失方向時,那就得不償失了。
重點是,有誰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裏百分百卻定說自己的預測,就一定對呢?
專注於系統的改善
世上的每件事,都是透過一個一個流程,以系統化的方式執行後,自然產生的成果。高效的系統,若能搭配完善的流程,就自然能夠產生好的成果;也就是說,目標其實並不能讓我們作出成果,目標充其量只能充當一種美好的想象,一個激勵因子。
因此,重點是在流程和系統,只要能改善前2這,就能自然的產出我們想要的成果。下面以「業績成長」作爲例子,要提高業績,應該做的事情是:
多與主要客戶接觸交流,透過對話瞭解對方想要什麼,並設法提供之。
觀察顧客在門市店裡的行爲,設法改善店面的商品陳列,動線設計,爲顧客創造更愉快的購物體驗。
觀察員工的工作方式,提供改進的建議。
專注於商品的改善,基於客戶的意見,不斷推出新的商品。
把這些點都一個個改進,業績就會上去。
方法論 - 1%法則
先來看一張圖
這是網路轉載來的,是日本一位小學校長製作的標語。大意是
只要每天進步1% (1.01),1年後 (365天),你就能成長37.8倍。
要是每天都退步1% (0.99),一年後,你就只剩下0.03的實力。
我們姑且不討論數據的真僞,畢竟真想每天以1%的速度持續成長,也不一定能夠做到,不信你可以試一試,要每天都持續進步,才是最困難的。這兩句話的重點是在第二句「每天退步1%,一年後就只剩0.03的實力了」。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也是我們確實能夠做到的,只要讓自己不要退步,我們就會有進步的一天。
想要讓自己不退步,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天持續的做,不只是日復一日,不經思考地做,而是抱持着一種精進的態度去做。什麼是精進,精進是來自佛法的說法,簡單來說精進就是以不急、不緩、不競爭的態度去做事,想象這件事是細水長流的,是要你每天做,反覆的練習,再每天回饋自己的成果。過程中,不去想別人做得怎樣好,事情做得多漂亮,只管自己,讓自己慢慢地改善;要想着,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就做多少,慢慢地,事情你都掌握了,就可以試着再做困難,複雜一點的事情,這樣一點,一點的,你會上去,再上去,結果就出來了。
*P/S: 網上有位好心的朋友將該日語版的標語做成了中文版,大家喜歡的可以拿去用。↓↓↓ *
<a href="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60290-a2d304e66a56b378.jpg"></a>
方法論 - Inverse Technique
網路知名部落客James Clear曾經提及這個概念(<a href="http://jamesclear.com/inversion">原文在此</a>),我暫且將它翻譯成反向技術。顧名思義,反向,就是將事情倒過來看,找出事物的反例,再避免之;簡單地說,就是研究一件不好的例子,看看他有什麼不好/不足的地方,我們就避免不做那些事情;不做不對的事,其實就是把事情做好,做對的方法。
舉例我想要過健康的生活,我就去看,去思考不健康的生活形態是怎樣的,然後我就不做那些事
- 不健康的人吸菸,於是我不吸菸。
- 不健康的人酗酒,於是我不酗酒。
- 不健康的人每天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於是我每天有規律地睡覺,起牀。
- 不健康的人幾乎不運動,於是我常運動。
套用到如何經營一家門市店鋪,首先想象一家不受歡迎的店鋪是怎樣的
- 店面燈光不明亮,暗沉,雜亂。
- 價格、展示牌標識不明確。
- 員工無精打彩,店裏氣氛沉悶。
- 商品陳設不合理,不符合動線設計,消費者很難逛得開心。
- 商品不齊全,不吸引。
將這些點列出後,我們就能夠針對每一個不足的地方,逐一作出改善。再利用1%法則,慢慢地做,成果就會慢慢浮出來,最後業績也就跟着一步步地上去了。
<a href="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60290-b5fa9229aeb9c188.jpg">附上一張簡單的心智圖,裏頭集結了整篇內容的精華,不喜歡看太多文字的人,可以選擇看圖 :-p")</a>
順道一提,這篇部落格文章就是套用1%法則後得到的成果,我每天寫一點,每天寫一點,最終用了整整6天時間,總算完成了。
別急,慢慢來,穩定而緩慢的前進,你會到達你的目的地。
<br />
參考資料 -
<ul id="reference">
<li>http://blogs.hbr.org/2012/12/consider-not-setting-goals-in/ - Consider Not Setting Goals in 2013 - Peter Bregman</li>
<li>http://jamesclear.com/schedule-goals - How To Achieve Your Goals (This Simple Trick Make Progress Easy) - James Clear</li>
<li>http://jamesclear.com/marginal-gains - This Coach Improved Every Tiny Thing by 1 Percent and Here’s What Happened</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