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一种不羁
写这篇文章,不为别的,就是想为一个“装”字平反,对,就是“装B”的“装”。那么,你是打算跟我站在同一战线,还是相反?无论如何,且听我一叙。
前一阵子小李子拿了奥斯卡小金人,所以我对小李子的电影又焕发了兴趣(之前看的并不多)。其中看了《猫鼠游戏》,主要讲述了FBI探员卡尔与擅长伪造文件和票据、伪装各种身份的罪犯弗兰克(小李子饰)之间进行的一场场猫鼠较量的故事。影片中,弗兰克因为极其聪明,很容易就发现了银行、航空公司、医院等的技术和管理漏洞,又因为他很强的“动手”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他连续进行了很多高智商并难以被察觉的犯罪活动。而我从前到后,关注的都是主人公怎么这么会“装”,而且装得如此帅、酷、妙、巧?
好的电影总是容易让我有代入感,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始终自觉不自觉地模拟主人公的处境和心境。弗兰克进行的犯罪活动不仅要伪造文件、票据,更要频繁伪装各种根本不属于他的身份,直接与相关人员打交道。每当他顺利巧妙或者急中生智蒙混过关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感叹:他是怎么做到可以瞬间装得别人都不能发现的?其实,我觉得更深层的问题应该是:他是怎么装得连自己都相信的?
很多人或许不明白我为什么会问第二个问题,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想法和行为可能在别人看来有好有坏,但其实对于当事人自己,他内在里必定是有一个自我合理化的严密逻辑“说服”自己,让他自己内心可以稳固在一个平衡状态;否则如果一个人内心关于某一种想法是紊乱的,他其实很难在行为层面去实现。弗兰克之所以可以伪装得让别人都相信,他一定是首先做了与之匹配的心理调适,让自己在那个时间段内坚定“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身份。
我甚至臆想,我如果也具备弗兰克这样厉害的快速、大跨度地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加上我的务实、勤奋,而我又没有坏的动机,我该是一个多么成功的人啊!我承认现实中的我做不到这种程度的自我内在的调整,所以我也是一个不太擅长“装”的人——我甚至说善意的谎言都会心慌,不等别人发现你装,自己早已无法忍受了!
二、“装”,内有玄机
我当然不是为了说电影和自己无聊的臆想。促使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更是最近又恰好从李笑来(不知道他的问度娘)那里看到一篇关于“装”的严谨心理分析。原来几乎所有人——不管是被公认为“装”的人还是看起来低调的人,内心里都有关于“装”的阴影在,还有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冒牌者症候群”。大概意思是,由于生活所迫,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先去装一个角色、一个高度,但装了之后又很害怕别人发现自己原本的脆弱和不够格,于是会做很多努力不去漏出破绽,而且因此得到了外界的奖赏之后心里还会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而患得患失。
这同时还说明了三点:“装”在生活、工作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装”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装”者自己或多或少逃不过“负罪感”;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恰恰因为负罪感,我们会努力让我们的实力配得上我们“装”的样子,显然这拉动了我们实际的成长!
用一句话说就是“心已到达,人在路上”!你有一个目标之后,你其实在心里一直往那个目标去模拟(装)的,到实现目标前的那一刻,你不得不在心里装,否则你的动力不够就会受挫失败。同时,你愿意“装”什么,本身也反映着你的兴趣和目标,让别人知道怎么帮你实现甚至跟你合作。
如此看来,弗兰克只是把普通人小心掩藏起来的“装”发挥到了极致,完全不需要现实做支撑了,甚至一度改变了现实(实现富有、结婚),某种程度上也是装出了境界。我们假设有人具备他这种“装”的气场,同时不触碰道德、法律之线,比如说用在演讲、社交、竞争相关方面以及自信、坚强、担当的品质上面,我们还真可以比现在成功很多。
三、“装”出来的成功
说起来有一个行当,就是谁最能“装”,谁能装的以假乱真,最好能装到别人回报以欢笑和眼泪,就是最厉害的,最被欣赏的,收获最大的,这就是演员行业,可不是吗?演员饰演角色,差不多可以说是纯粹地、高频率地、长期地进入一种心理状态,甚至一度某些演员在饰演过一种角色之后自己的真实性格和人格也跟着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在别的行业里的人最好也具备一部分“演员”特质才会事半功倍。
除了这个层面,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节日、活动,包括个人的、国家的、世界的。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在一个指定的日子、用指定的仪式去做一些事情呢?平时不做偏要在这个时候做,可以认为是个人以及集体地“装”吗?即便很多饱受诟病,但你能否认这种“装”没有积极意义吗?“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这是礼仪专家金正昆说的,礼仪都是“装”。
上面说“装”的心态有利于成长,那么反过来说,一个人不怎么敢自己没有尝试过的或者超出自己目前能力的角色方面去“装”,他能够成长吗?我现在觉得,严格上还真不能。确实,我们总是先知道屁股放哪里,才知道往脑袋里装什么;拿起了锤子,才看得见钉子。尤其是对于没什么资历的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时候为了赢得一个自己没有做过的职位,可不是只能拼命展示渴望和信心吗?这不是“装”又是什么,只是要在试用期之内,你得马上把实力补上来。
四、“装”的前世今生
我猜想,某些很有“正义感”的读者或许已经有了情绪:你变得说了这么多,是不是鼓励全社会都装起来,都变得浮夸和形而上?没听说过“装B遭雷劈”吗?当然不是,没看见有双引号吗(确切说是想还原本义)?我更多指的是一种内在状态,你想要成为什么就必须先在心里、头脑中去扮演角色、构建画面,而后才是才智、资源、规划发挥作用的时候!
其实,从文字演义角度来看,“装”字一开始绝对是正面含义。我也在自问:为什么一个正面含义的字最后衍生了负面含义,又是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呢?我们又是否可以不受社会环境里“标签化”地含义影响,为了成长和结果,在需要我们去“装”的时候大方地去“装”呢?
想清楚这个并不容易,我只能猜测:那些被人看出来“装”还被鄙视、痛骂的人,很可能是因为装得太低级、太失败了!而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认真完成自己的内在心理重构,所以他们连短暂的自我认同都没有做到;又因为他们自己从内在就没有“装”到位,所以就很容易被别人看出来那种“名不副实”,暂时找不到一个新词来形容这个状态,就把“罪责”归结到“装”上面了。其实就是“装”A失败,就成“装”B了。对,就是这个样子!
五、“装”,人生必需品
我们其实也会经常听到“像那个样子”、“像那么回事”这样的语句,也说明大多数时候大家其实心里认可别人可以先“装”后“补”的。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里的“装”大有深意,连象征四大皆空的佛想要具备影响凡人的磁场穿透力都不得不靠“金装”,何况人乎?
总结下来,就是:无论我们口头上承认不承认,我们的成长过程都是一路“装”过来的;越是想“装”、敢“装”、能“装”、会“装”的人,越先成功,越大成就;“装”的效果和影响如何,首先要过的是自己的内心关。
既然“装”无罪,大家可以放心地、认真地、努力地“装”起来了!而且,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要装积极、进取,让别人相信你的未来是可以的,才会给予信任并施以援手;资历丰厚的有成之人也要“装”谦虚、好奇,否则会止步不前或失去机会。丈夫在妻子面前装强大、担当,于是他真的变得强大和担当了;妻子在丈夫面前装温柔、体贴,于是她也真的变得温柔、体贴了!
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我自己最近也在努力训练自己的独立思维,如何通过一些“标签化”地概念去看到背后的实质、误区、盲区,并尽量前看、后看、正看、反看,我相信这是获得真知灼见并为自己所用的有效途径,愿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