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当都有着孤独的人,在文学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声名流布全国,对他的诽谤也铺天盖地,他总是默默,宠辱不惊,过着日子和进行着写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独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说,“你想想,当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着并努力地去要吃到,你却首先将肉端跑了,能避免不群起而攻之吗?”他听了我的话,没有说是或者不是,也没有停下来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间泪流满面。
“先生,先生······”我撵着他还要说。
“我并不孤独。”他说,匆匆地走掉了。
我以为我要成为他的知己,但我失败了,那他为什么要流泪?
“我并不孤独”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后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书中的某一页上我读到了“圣人庸行,大人小心”八个字,我终于明白了。尘世上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走向孤独的人难以接受怜悯和同情。
——贾平凹《自在独行》
贾平凹先生还说,
“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净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 ——贾平凹《自在独行》
以前人们总说难得糊涂,如今尘世那么喧嚣,人心那么浮躁,生命的历程似乎是难得孤独。面对人心的浮躁,余秋雨先生说,
对于年轻人来说,心能静下来,才华和潜能才能发挥出来,不然,一切的才华反而将束缚人的发展。 ——余秋雨《 真正的风景,都只在人心 》
贾平凹先生口中的一年后“这位作家”又出了新书,和很多网友不谋而合的是,我也猜想是余秋雨先生,这位孤独的行路人,从出道之初便声名大噪,开辟“文化散文”的独特领域,磅礴大气的笔触,遍布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名胜,“秋雨式”的笔锋也着实影响了一代人,包括我。虽然时至今日,我都不太明白为何如此多贬低、批评、辱骂、诽谤秋雨先生的人,但至少,我从他的文字中,品味到了文化的韵味,也开启了我对于文化苦寻之路的大门。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不言孤独,偶尔做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而那些孤独的人呢?一直在路上,自在独行着。
我亦不是孤独的行路人,始终在思索着“我往何处去”这个人生的终极问题,路的尽头在哪暂且不知,但至少知道路在何方,知道路上有谁。似乎很喜欢“路”这个主题,第一任校长曾说,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要去的地方更加重要。
去年在区、市的群文阅读公开课上,没有经过太多的准备,就确定了“路”这个议题,学生也需要走路,也需要把路走好,虽然童心未泯的年龄,很多“路”早已由父母所铺设,但终将行路者会是孑孓一人。
最后论及秋雨先生,自《文化苦旅》伊始,先生便成为了一个“旅人”,一直在路上,在追寻中华文化的路上以自己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视野,或宽广、或细微、或宏大。
已逾古稀的秋雨先生,最近,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