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真的不吐不快!
花了一个小时码字,或许逻辑混乱,行文稚嫩,直言片语也不足够完全表达我内心之波涛。
今日看完《战狼》,加之最近的一些感悟,我国传媒影视界上演的很多战争剧以及各种军旅剧,旨在强调我国主权不容侵犯,犯我主权者我国人民必上下通力将其诛之。
相比之下,美剧或者其他欧剧这种类型的题材作品似乎少些。
是什么原因呢?
是外国人并非像我们一样对主权的敏感和偏激?
还是他处在一个强大的位置或侵略他国主权的位置无需渲染自己的优势和在我们看来最不容赦的罪行?
那为何我国这种题材作品特别多甚至演变到了各种夸张和似乎过分渲染的走心的地步?
这种软文化的渗透旨在强调些我们要牢记拥有长期的被侵略的战斗历史和我们一直顽强抵抗并保证国家领土和尊严?
还是要告诉我们自己和对方,无论是民族气节还是国家硬实力我们都在不断积聚和进步不容任何侵犯?
这似乎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家里穷,有几次攒了好久的钱买来的糖非要拿着一把分给其他小朋友吃,并还要带着他们去人多的地方转转,为这事被爷爷教训说装什么大方。这个例子或许不是那么恰当,但也说明了一个现象:我急于证明是因为我没有或者并不总是有。
你站在侵略者的位置来侵犯我,我势必不会允许。这没什么错,但我们自己夸张手段和过分强调真的会起到更多地正面作用吗?这无疑给人一种弱者自我安慰的注心剂的感觉,需要适时给点力量来维持和翻新不是特别沸腾的血液和心智。我们谁见过为了抢了小孩糖吃把小孩打了的大人会四处告诉别人自己是怎么打的事情吗?不,他才不会!只有小孩才四处给人说他被人打了来寻求安慰和保护!但在别人听来,都是指责和痛骂大人的错。
所以,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偏颇自有人定。
媒体把反复嚼烂的东西喂給我们吃的东西或许更让人消化不良。
强大自己比任何叫嚣助威的手段都来得正道和有效,小孩只有长大了才有能力和大人抗衡,观众的助威再强大也终究不是核心力量,而且我们也无法确定这些助威里就没有看好戏和鼓吹的成分,你说呢?
将格局放大,别再盯着自己某一处,我们所在意的梗未必就是别人心心念念愧疚放不下的错。就像很多人谴责日本对侵华战争毫不痛改之心,可在当时的日本看来我的确野心大实力比你强有人撑腰武器先进我来领导你是给你带来共荣我哪里有错?所以我为什么要愧疚反思?虽然手段不人道,但哪个战争不流血?我们也损失败北还在你们心里留下歪曲的骂名和痛恨,谁又该为我们负责?(这些并非带有任何个人观念,看后来日方的各种行为,我们就知道他们该是如此心态。在侵华战争中,日本也以文化观念渗透,主张是建设共荣大帝国而非侵略,在在当时的中国不是没有影响,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否认。)
软文化的如此渗透,带来的无非是我们潜意识里的敌对观念的增强,反过来这种观念会表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竞争意识”,比如“我要过得比你好”的思想。但另一方面又反过来痛责国人的冷漠和自私。究起源,追其本,需要对症下药。同时留点自我判断的空间给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未来的主力军的青年。
另:这些我只在新闻媒体的传播方面作出自己的见解,而非表达任何国家实力比较的任何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