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一直说她家门口新开了一家潮汕牛肉火锅店,要带我们几个吃货去尝尝鲜。前几天大家终于约到一起,浩浩荡荡奔赴饭店。到那一看牌匾换了,虽然仍是牛肉火锅但饭店名字换了。一问大堂经理,他说原来老板不干了,他们把这个店盘下来了。什么情况,从上一家开店到这家接收,不过才两个多月时间,这日新月异的,也太快点了吧。
最后我们还是在那里吃的,怕过几天也许又换成别的了,连牛肉火锅都没得吃了。
回来路上,我不禁想到了日本的百年老店,想到了工匠精神,想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什么是工匠精神?专注,坚持,平静,敬业。用日本人的话说是:追求自己手艺的进步,并对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钱和时间的制约做出妥协,只做自己能够认可的工作!
近几年,从总理的报告中,从众多媒体的宣传中,从黎民百姓的交谈中频频出现工匠精神这个词。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缺乏工匠精神,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1 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欠缺
2008年韩国中央银行对世界41个国家的百年老店做了一次统计,有200年以上经营历史的共有5586家,其中日本占了3146家。
不足百年,但终其一生都在做着同一件工作的匠人在日本也有很多,有炸了50多年天妇罗的早乙女哲哉,煮了50多年米饭的煮饭仙人,92岁高龄,做了一生寿司的小野二郎,京都茶道大师大村宗慎,蝉联多年米其林三星的麻布幸村大师等等,正是这些匠人们支撑起百年老店,正是这些匠人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敬畏之心专注,执着的在各行各业传承着工匠精神。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也是名副其实的“匠人之国”、“匠品之国”,我们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都曾闻名世界。我们也有工匠精神,象我们从小课文里提到的庖丁解牛,还有干将莫邪铸剑,木匠梓庆等等。
但是古老的中国历经沧桑和磨难,外强的入侵掠夺,文化浩劫的扫荡。已经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传统文化,历史古迹,传统手工艺。
随着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西方文化,先进技术的引进,让我们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在职场上,我们几乎读不到有关中国的工匠精神的故事,也很少看到相关的匠人文化的教育与培训。我们在企业里能听到的一些东西,几乎全是从西方,主要是从美国式的管理中学来的。我们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却一味的破旧立新,摒弃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
现在留存下来的百年老店有几个,就拿饭店来说,能开20年以上的都少之又少。更别说工厂企业了,尤其私营企业。
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文章,文中提到之所以修改教材,是因为语文,历史,政治等教材严重西化,崇洋媚外,造谣杜撰。例如,品质差的孩子都改成中国名字,外国孩子都是优良品质。选用外国童话,文章较多等等。这些教材我们沿用了那么多年,影响了几代人啊。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工匠精神固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
传统文化是我们繁荣昌盛的根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和魂,坚守民族情怀,传承中华匠心!
2 社会体制缺乏对匠人的尊重和保护
在教育上,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更多是理论知识,对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却少之又少。很多行业贵贱之分严重。连职业都不尊重,何谈工作中的敬业。
在商业上,国内手工制造相比国外更廉价。中国曾是世界手工制造大国,就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流通环节里,原始制造者几乎是利润最低点。
国内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很多,我们经常听到工厂年产量多少多少,但是很少提到产品的质量标准如何。另外再好的品质,抵不过批量的山寨产品。
缺乏对匠人的尊重,保护,工作就仅是为了生存,糊口而已,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已,又有多少能抱着工匠精神去刻苦执着的钻研坚持下去。
3浮躁的社会,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沉淀
有心理书籍提到,日本和德国属于肛欲期,其重要表现是控制与强迫,追求洁净和秩序。所以造就了他们做事情严谨,认真,有序,专注的工匠精神,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因为急于发展,整个社会变的急功近利,变得浮躁不安,而忽略了脚踏实地,而忘却了对传统文化的沉淀,而失去了专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有心理学书籍说中国是处于口欲期。口欲期的人多半能说会道,对饮食比较讲究,人际界线不清,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人们都是纵向比较,和旧社会比,他们感受到当家作主的幸福。那时大人教育孩子还是,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会门手艺,饿不死。
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横向比较,谁成功向谁学习,哪行挣钱更快转哪行。而且与时俱进,唯恐被社会淘汰。人们被周围浮躁的环境影响着推动着。
记得有人问日本麻布幸村大师,你为什么那么多年就坚守这一个小店,为什么不开分店,为什么菜谱一直不改变?他说,我也曾尝试法餐,中餐等,但我只是借鉴它们的加热方法,所用器具,但我不忘的是我的味道,我永远保留的是我的味道。我也在改变,是我修养的精进,是我内在认识的提高。我从没想过开分店,我想的只是把我饭菜味道做到极致。
现在我们很多饭店,渴求创新,也为了迎合人们不断变化的口味,有一段时间不换菜谱感觉就要被淘汰,感觉就经营不下去了。尝试了很多东西,结果哪样都无法做到极致。
这是轻浮的改进,这是轻浮的创新。当你不断尝试很多东西的同时,你失去的却是用很多年一以贯之的追求带来的欢乐,失去的是如何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现在我国也从粗放型成长逐渐转为精细化成长,这就更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
所以现在国家在提倡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工匠精神的发扬。
希望多一些专注,平静,敬业,坚守的匠人们,希望多一些百年老店,百年饭店,让我们这些吃货也能吃到品质纯正,味道极致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