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庄子带着弟子们到山上讲学,看到伐木工人在工作,庄子问弟子:“被伐的树木都有什么特点?”弟子们不约而同的回答:能做房梁,能做船的都是好木材。”然而,在路边有棵又粗又壮的树木却没被砍伐。原来,这是一棵臭椿树,形状歪七扭八,纹理也不规整,它不成材所以不能用。由此可见,成材的被砍了,不成材的反而得以善终,长成参天大树。
弟子问道,“老师的意思是,要我们收敛锋芒,不能展示能干,防止被砍伐了。”庄子说,这只是人生的一半。
接着,弟子们随庄子到山下遇一农舍,农舍养了很多鹅,主人见庄子的到来,执意要宴请庄子一行,便追着鹅要杀一只用餐,弄得鸡飞狗跳,然而,门口有一只鹅非但不跑而且神态安然,主人却不去杀它。弟子们很诧异的问主人何故如此,主人说,“这个鹅声音好听,叫起来有着高山流水之音,有才艺的鹅我舍不得杀。”有才艺的鹅得以善终,此时,不成才的被淘汰,成才的就安乐无忧。
两则故事,似乎有点自相矛盾,到底要成才还是不成才才可以善终?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庄子说:“君子应有龙蛇之变”,该成龙的时候,就应该在天上飞腾万里,吞云吐雾,展示才华,但如果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就要落在地上,蛰伏为一条蛇,在草莽之间学会与蚯蚓,蝼蚁为伍,住泥泞的洞穴,吃肮脏的食物,在此期间,不能放弃,懊恼灰心。
就这样,庄子的“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成为经典。这是一个做人处事,职场江湖的经典准则,好与坏是一时一局的事,须判断分析、区别对待。俗话说,僧佛之修,龙蛇之变。做人有时候像蛇,有时候像龙,人生是变化无常的。得良机时就要展示才华,所遇非人时则要懂得隐忍,如此,才是一个能伸能屈的君子。
这就是“龙蛇之变,木雁之间”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