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骏马
纵横棋坛十年的美国传奇人物乔希·维茨金22岁开始研习太极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崭新领域他又一次成为佼佼者,连续21次赢得全美太极冠军,短短6年成为世界冠军。带着对乔希·维茨金(简称乔)通往成功之路的充分好奇,阅读了他的书——《学习之道》。
他是怎么在6年时间战胜各路高手成为冠军的,其中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乔作为初学者,第一眼看到太极就被那高雅与神奇的动作所吸引,像触电一样爱上了东方武学。太极拳的目标不在于赢,而在于简单的存在,修习自我本性,这让乔十分着迷。
一开始训练呼吸,乔从未想过呼吸竟有如此多的学问。他的呼吸与思维完全是分离的,这让整个人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太极最主要的是释放障碍,让身体和思想能够慢慢地融合到一起。如果某个部位紧绷,思想就会停在那个地方,流动性就打断了。
高手可以清晰的看到乔思想所到之处,这让他越发感到神秘与好奇。
多年的国际象棋比赛让乔比其他学生更耐心,他敏锐的捕捉到太极是一门锻炼个人意识的学问,必须集中注意力,急于求成,疏于思考是学习太极的大敌。要让身心变的柔和,进入一种安静的状态,他学会了冥想,感受到太极像海水一般潮涨潮落,充满力量。
几个月后,乔开始练习推手。他不想与人为敌,十几年的棋盘厮杀已经让他厌倦。最终,追求太极更高境界的渴望让他走向了拳台,来到了一个崭新世界。
推手的目的,是让对手失去平衡。他学着放松臀部,试着理解四两拨千斤,将脚掌深深的扎根在地面里。面对一个个对手,这位曾经的世界象棋冠军成了无知的初学者,成了被人推倒在地的失败者。
他告诉自己放下自尊,允许自己东倒西歪,被人像泥巴一样摔在地上。想要成长,先要放弃原有的思维与骄傲,学会先输后赢,以退为进。
开放性思维,让他保持着身体的柔软,并接纳一次次失败。而有的学生不愿舍弃老习惯,当老师提出建议时,他们总为自己辩解,因此进步缓慢。训练了6年太极的伊万,在被他打败一次之后,为保存颜面便不再与他交手。这让乔看到,原本强势的伊万不能接受以退为进的理念,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却选择了回避,踏步不前。
固执的思维容易阻碍了一个人向上进阶的脚步,无论强者还是弱者,始终保持谦虚和向上的状态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乔做到了,因此体会到了推手“轻如蝴蝶飘,痛如蜜蜂蜇”的奥妙。
现代人离不开手机,离不开获取咨询,阅读各种信息会让人上瘾,产生内心愉悦。当没有新鲜事物时,我们会无聊,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我们深深陷入对娱乐的追逐,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认为这就是生活应有的节奏,不知道还有更为深远和广袤的世界。
大千世界容易让人眼花缭乱,分不清那些是真那些是假。一提到武术,我们就想到《卧虎藏龙》《功夫》《英雄》和《战狼2》,这些完全是非现实的动作,是艺术的加工,绝非真实的武术。
从小学象棋的经历让乔体会到,太极推手没有连环腿,没有飞檐走壁,只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他学着放松胯关节转移体重,让自己的思想、呼吸和身体保持协调,把来袭的力量化解到地面上,让自己牢牢站立。他把自己当成反复打磨的太极实验品,去掉边边角角,去掉是是非非。
他把一个个大动作压缩成小动作,拳路被他隐藏和伪装起来,让人无法看清真实意图。他相信,只有那些把技能理解和磨炼得更深刻的选手,才会最终取得胜利。任何一门学问追求平庸与卓越结果大不相同,而学习卓越之处,正在于钻研微观细节,他在修习中体会到无穷快乐。
一次比赛中,乔的右手掌骨骨折,而六周后全国锦标赛将全面打响,是退出,还是参赛。在所有人劝他休息养伤时,乔做出了参赛的决定。
第二天,他右手打着石膏来到训练场,逼自己训练并不灵活的左手。就这样,左手学会了新的技能,从格挡攻击到从寻常角度把对手掀翻。他用单手与队友格斗,用肘部化解对方右手的攻击,身体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这种全新的视角让他对太极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周后,他的右手没有出现任何萎缩现象,而且在左手的帮助下,他又一次赢得了冠军。
面对困境,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在大多数人都认为受伤是挫折时,他却利用这种新情况激发出身体新的技能。困境成为创造认知思维的最好机会。
乔对太极训练越深入,对学习的理解越深刻。
他从基本功练到各个技法,从训练原理到思维理念,一步步深入,一点点积累。他开始钻研太极武学的精髓,领悟太极宗师王宗岳(清乾隆年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深意。
借助国际象棋十多年的经验,乔体会到技艺超群的太极大师通常能够进入对手的思维意识,用意念或策略等技巧向对方发起攻击。这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这恰恰是好学者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
他开始关注对手的眼睛,确切说是眨眼的过程。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自己在眨眼,也不会想到这会成为对手攻击的一个突破口。乔训练自己在对手眨眼的瞬间出手,感觉对方重心变化,呼吸和肢体的语言。他认为这都是技巧,都需要加以练习,成为自己的杀手锏。
他在场上变得越来越从容,学会在比赛间歇释放压力,让头脑保持清醒,冷静,从而应对自如。他成为了自我学习,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监督者和践行者。这让他在比赛中激发出最佳状态,他学会了等待时机,全身心投入。
他说:“最优秀的拳手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发挥自身优势,控制竞争局势,使其符合自己的特点。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把自己的才能运用到所做的每件事情上。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