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如何认识和看待自己、他人、世界。也就是说,你带着怎样的眼镜,在看。是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还是黑色的?
这副眼镜却是隐形的,隐藏在我们的思维深处。我们看不见它,并常常忽略它的存在,但它却在我们的后台自动运行着。
除了认知这个名字以外,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说:三观,自动化思维,习惯性思维,潜意识,刷卡效应,等。本质上,都指的是我们思维深处自动运行的那一套系统。
就如同手机的系统,只要手机开机,这些系统就会自动运转,不需要我们单独去操作。并且,系统的规则还会影响APP的运行。在我们没有主动干预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影响着APP的运行。甚至于,由于它的存在太日常太基础了,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系统的存在。
这些系统是哪里来的呢?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出厂前设定好的自带系统,第二部分是作为主人的我们在设置里面做的调整。
我们人的自动思维就如同手机的系统。它是隐形的,却是无处不在的。它会从底层影响我们对外界刺激的看法。同样的外界事件,投射在不同的自动思维上,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外在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情绪,行为,其实都是认知,在和外界刺激相结合的情况下,给出的反应。
认知*外界刺激=行为、情绪
我们总是去关注这个结果,想要改变结果。在行为上诸多限制、诸多要求,在情绪上各种引导、不断压抑。却总是治标不治本,不断的陷入周期性的循环。
如果我们想改变这个结果,那么肯定要从根源入手。而根源就是公式左侧这两个因素:认知和外界刺激。
外界刺激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真相。是由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是难以改变和扭转的。
认知是主观的,可改变的。但恰好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更不要说意识到它可改变。
所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里的“十”,都是外界因素,是客观不可改变的。而如意或不如意,到底是一二还是八九呢?其实都取决于内在认知。
同样的外界刺激,乘以不同的自我认知,将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你有怎样的认知呢?你是否察觉到自己的认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