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听到“人到中年”这词,是在奶奶和母亲的对话里。那时刚好潘虹主演了一部电影《人到中年》。奶奶和母亲说,中年人不容易,老的、小的都指望你呢。母亲深以为然。小时候好像没看懂过一部电影,当然更不懂什么是人到中年,但是这对话印象深刻,因为直到现在母亲还会谈起她和奶奶当年的对话,只是感慨的对象从自己变成了我们。
我对年龄一向感知能力较弱,对能量变化敏感。人们的能量差别极大,有八九十岁高龄的人依然活跃,也有十几二十岁的人孱弱不堪。以此看,年龄不过是年轮,是内在的圈圈而已;能量是展现在外面的,是否茂盛一目了然。最近总是被强迫总结,如果一定要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我以为重点是如何养育能量来源,使精神和身体都生机盎然。然后,让年龄直接去见鬼
所以对于“人到中年”这话题根本连接话儿的欲望都没有。后来又看了一篇关于“油腻中年”的的流量很大的文章,心中纳罕人们何以如此轻贱自己或者别人的年华,最终对那个曾经很喜欢的公众号的取消了关注。无益又无害的事物较少,通常无益即有害。因为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今天想起这话题,是最近耳闻目睹的事,让我重新思考。中年是什么?不再是白纸,可能涂满了各种文字或图案。那么问题来了:所有的印记都是合理的吗?如果过去的印记是不能完全自主选择的,那么现在能自主选择的时候,我们想在空白处留下怎样的印记呢?又或者,我们是否有能量将以前的印记重新构思组合,完成一幅全新的、打动自己和世界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