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非首发,首发灞渭人家。
清明时节话清明
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清”字指的是“清明”。这个“清明”是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时间在公历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也是清明的由来。
在民间,清明节俗丰富多彩,扫墓、踏青郊游、拔河、放风筝、荡秋千,还有插柳植树等多种活动。归结起来,礼敬祖先、缅怀先人、慎终追远这一传统很是普遍。
2008年,清明节正式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标志着清明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肯定。如今,清明节已经成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对于居于陕西关中地区的自己而言,清明将至,回忆与思念之情如泉水般涌动。成十年前,每到清明节,我们兄弟三人,踏着初春的新绿,走在蜿蜒曲折的田间小径上,会一同前往父母的安息之地。一路上,兄弟三人时而沉默,各自追思父母的艰辛付出,追思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亲生于旧社会,于1998年秋天离世,根据家乡习俗,父亲被安葬在村子本组的坟地里,位置恰好在自家承包地头。父亲生前在田间辛勤劳作,无论是夏收夏播,还是秋收秋种,锄草施肥浇水,都没少受累流汗。父亲安葬于此,我们期盼父亲能随时看到自己的儿子们是否遵循他生前的教导,认真读书,正直为人、踏实处世、勤劳持家;看到自己的后人是否平安快乐,健康成长。 2006年初冬,亲爱的母亲也离我们而去,与父亲长眠在一起。自父亲离世后,母亲便在家中地里默默地承担起双重的辛劳。虽然后来有了灭草剂和收割机,减轻了锄草和收割的劳动强度,但施肥浇水等许多农活仍需亲力亲为。她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吃尽了苦头,受够了劳累。我们时而会谈及父亲的严厉,父亲深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常用“忠言逆耳”来鞭策我们成长,教导我们如何坚韧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又会说起母亲的慈爱,母亲总以无尽的耐心包容我们,以身作则,默默感染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深刻理解善良与责任的真谛。当然,我们兄弟也不忘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作为兄弟,我们情深意重,携手共进,为子女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传承着家族的传统与美德。
不觉间到坟地,我们刈除父母坟上的杂草,整修因雨水、老鼠等对坟茔造成的破坏,然后恭敬地跪下,点燃香烛烧纸钱,进行祭奠,直到磕头三次才算礼毕。
随着港务区的发展,大面积征迁,父母土葬多年的“家”也被搬走。火化后,将骨灰存放于纪念堂。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都会驱车前往,纪念堂门前的大道仿佛成了车展,一改往日上坟烧纸的情景。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从纪念堂拿出自己父母的牌位,来到指定的地方,进行祭拜。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的人携带酒食、果品、鞭炮等到纪念堂指定的地方,将食物供祭在祖先牌位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还有的人献上几株鲜花,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尽管祭奠的方式各异,但每一份仪式都凝聚着儿女后辈对祖先的敬意,流淌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逝去亲人那份永恒的爱。去年西安“北跨”战略全面启动,纪念堂门前的地铁线路正在施工,道路封闭,无法通行。按照当地习俗,找一个十字路口烧纸祭奠父母。随着一张张火纸的燃烧,思念之情更加强烈;一片片冥币化为灰烬,感恩之心愈发浓烈。春风轻拂,烟火缭绕,我们三人面色凝重,静默无声,只是机械地将纸“钱”投入火堆。忆过往,哀思与悲伤溢于颜面;看而今,感恩和敬意发于内心。
每年清明都是雨水绵绵,那雨像上苍落下的泪珠。我也习惯于在清明节淋雨去上坟。去年送纸却遇上了个大晴天,春光明媚,春风拂面。今年清明临近,从天气预报看还是没雨,但总觉得清明无雨不够圆满。或许,只有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场景,才能给逝去的父母一丝慰藉!
其实这仅仅是一时的感受,清明祭奠并非一时一刻之事。我们应该让感恩之情常驻心中,孝敬之心永不消逝。让我们始终珍视并善待自己的父母和长辈,让这份孝道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