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随佛禅师佛法讲座体会)
当代社会各方面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各行各业竞争十分激烈,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获得工作、学习、事业、家庭等多方面的成功,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人们的生存压力和心理负担很大,随之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也很多,长此以往,导致身心疲惫,甚至有些人因压力和烦恼痛苦而影响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严重影响到了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隐患,很多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都离不开这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抑郁、厌学、厌工作、不愿与人交往、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暴力事件、自闭心理等等,下面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供大家参考,给处在这些困境中的人们一个新的选择,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解决问题的原则
应该是首先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要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缘,第三研究如何消除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缘的方法,第四执行这个方法,和大夫给病人看病的过程类似,大夫见到病人,很少有大夫主动说我这里有什么药或什么治疗方法,而是询问和诊断病人的症状,分析身体哪里出了问题,以及导致发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才能给出解决的办法。
二、分析问题的原因
人们为了在这个社会生活的更好,都有着各自的梦想、计划、追求、目标,都希望能够实现这些内容,能够被大家所认可、认同和接纳,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始终念念不忘要实现这些内容,因为实现这些内容后,就会获得大家的认可、认同和接纳,这时就会有喜乐的经验和胜任感,同时引发大脑的生化反应,大脑把这个喜乐的情感经验和经验中成功的事情关联起来记忆,形成了大脑的约制反应,并且大脑想要再次重现这个喜乐经验的需要,这就是期待。不管成功的人,还是失败的人,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和这种期待的发展模式下,烦恼和痛苦都很难消除,负面情绪很难远离,成功的人不能心安,失败的人更不能心安,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有了期待以后
这个发展模式具有这样的特点,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并参考周围环境其他人的情况,先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制定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目标确定以后,心中就有了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期待,因为期待的内容现在还没有实现,希望将来能够实现,所以期待和当前的现实一定会存在落差,这个落差就会引发现在内心的:不确定感(因为未来还未发生,希望将来发生),进而又引发焦急(急着把不确定变成确定,未知变为已知,急于从已有经验中找一个回应未知的方法,因为当面临未知时所有经验变成无用武之地,同时引发无力感、没有能力的挫败和恐惧感,不知该怎么做)、疑虑(怀疑自己和所面对的环境及想做的事情,东想西想,不知如何是好)、紧张(担心可能发生什么不测的事)、彷徨(不知如何回应,搞不清楚怎么做才妥善,怎么做不妥善,无所适从)、害怕恐畏、幻想(如果期待实现了,产生喜乐愉悦感受和胜任感,然后更想再次实现期待。如果期待不能实现,就产生挫败、沮丧、忧苦的心绪,并想要避开这些可怕的后果,而更想实现期待,这时期待就更加深了,又回到上面的不确定感,一遍接着一遍,七上八下,很煎熬,患得患失)。从此得知,有了期待以后,烦恼痛苦就已经如影跟随了。
2、与人分享期待时
为了实现期待,先要制定行动计划,规划行动指南和方略,并进行损益评估,成本分析,形成预期心理,预期心理的内容因为是预估的,所以不一定准,如果利大于弊就行动,弊大于利就自我节制,暂时不行动。当把美好的计划和别人分享时,就会有人反对,泼冷水,这时就有挫败感,因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所以失落,自我认同受挫,自尊心受挫,并伴随有质疑、抗拒,不满、生气、反驳等烦恼痛苦生起。
3、经过多次努力期待无法实现时
在行动过程中,由于一直伴随期待预期内容的实现,七上八下,挥之不去,加之如果过度坚持奋斗目标固定不变,需求不变,实现的方法不因时制宜,过度在意自己的表现,行动就会脱离实际,很容易导致期待不能实现,一旦期待落空,可怕的幻想就发生了,然后产生挫败感,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被认同、被接纳、被肯定的盼望落空,内心很不好受,引发理性和情感的纠结,进而引发质疑(怀疑自己,怀疑环境)、抗拒(反抗行为和心绪)、不满和愤怒,带来力量感,并引发诉诸改变现况的行动,周而复始,经过若干次努力后,不能实现期待时就引发无力感,忧伤(像盐酸),郁闷,这时还有一点力气,再经过多次努力后不能实现期待时,精力全部消耗殆尽,引发沮丧(像硫酸),无力,形成精神性、情绪性、人格性的内外困境,意志力、精神力、力气瓦解,丧失斗志,脑子反应停滞,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办法实现,记忆力差,新的记不住,旧的忘不掉,两眼无神,神情呆滞,对周围注意力下降,对事情专注力下降,形成身心障碍,大脑不断放映失败的经验,对现在的环境没有兴趣,活在失败的世界里,比如失恋,其实只失恋了一次,但是在内心却失恋了千百次,这时各方面能力大幅下降,斗志和信心全面瓦解,同时产生对自我期许、看法和价值的改变,这时鼓励没太大的作用,心理治疗也只能安慰。
4、期待实现以后
期待实现了以后很高兴,并且会带来喜乐的经验和胜任感,同时也产生对自我期许、看法和价值的改变,由喜乐引发欲贪(大脑的生化约制反应),欲贪是绳结,就把你绑死在想要再次地去重现那个喜乐的经验,所以欲海难填,这样你就不得不难以自控地去期待重现这个喜乐的经验。
从上面的分析得出,有了期待以后,痛苦就一直跟着,通过努力不能实现时痛苦,即使实现了痛苦会加深,因为实现了以后因为喜乐的经验和胜任感,期待就会加深,并且想要再次实现这个期待而获得喜乐的经验,在这当中挣扎拉扯,理性无法做主,挣脱不了束缚,所以要挣脱这个束缚,关键问题在于期待,下面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现实是因缘生,是在影响中呈现,当前的现况与以下因缘有关:
(1)此刻过去个人身口意的作为对现前的影响。
(2)现前个人身口意的作为。
(3)现前个人以外的人事物的环境。
我们的五蕴身心是因缘所生法,在生起的当下,因缘就在相互影响中变化,并且是败坏瓦解的变化过程,像流水一样没有停止,只有变化的过程,没有结果,我们所谓的结果,只是变化过程中呈现的某种状态而已,这个变化过程是真实的在进行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找不到一个所谓不变的我存在,所以是无我。
比如拿眼根来说,我在看某个东西,或我看见了一些东西,就这样一个现况的呈现,离不开以下因缘的影响:我们视觉系统的正常运转,被看的东西的存在,光线的存在,缺一不可,只有这些因缘俱足且相互影响,这样的现况才能呈现,同时眼根和色(光线和物体)在影响中也在迁流不息地变化中,而不是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在那里始终能看到东西,比如在漆黑的夜里看东西就很难了,那白天能看到东西的那个我去哪里了呢,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是一样的道理。
2、耕耘现在胜于坚持期待。洞明现在,耕耘现前,没有目的性,但是有方向,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这样的人生就没有遗憾。坚持期待,改变现在,是最糟糕的事情,只能带来对立仇怨,因为期待和实现期待的行动指南都是历史的,所以期待和现实始终是有落差的,和环境的关系是紧张、对立的,对环境的人事物也是不满意的,当坚持期待实现时,就会做改变环境的行动,然后环境就产生反抗,因为环境不会为我们量身定制,这时一系列的痛苦就随之生起。
(1)耕耘现前有益于自他两利的因缘,让现实的人生更好。
(2)生活难免困难和痛苦,善观困难和痛苦的因缘,努力改变或消除导致困难和痛苦的因缘,让现实困难更少。
(3)坚定方向胜于坚持目标(定向,成果),善用现在,耕耘现在,胜于善于规划将来,顺势而为,随机应变,会运球才能投篮,倾力于现前,没有遗憾。有方向,但没有目的和期待,按照因缘缘生的知见倾力于现前,远离无谓的烦恼。
(4)期待的需求不足以做你人生的北斗星,要随机制宜,根据时间地点随时调整,要符合实际情况,坚持期待会让人生陷入困境,会感觉天不作美,怀才不遇,要善于审度时节因缘,从善如流,同时要将行动过程中大脑的生化约制反应的不舒服咬着牙承受下来,这样才会重新建立新经验,建立新的胜任喜乐经验取代旧喜乐经验,这是的喜乐经验是不以实现期待为需求,而是倾力于现前,能做多少算多少,只有方向,没有目标,所以和现实就没有落差,也就没有烦恼和痛苦。
3、合乎现在的方法就是有用的方法。
4、接纳现在就是最佳的表现。满足期待引发喜乐的经验,会带来胜任感,会让人们建构对自己的看法和期许、自我评价,修改对自信的满意度,在现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和羡慕的对象也会改变,原来感到快乐、满足、尊敬的对象、羡慕的对象、看得起的人会变得不在像以前,因为胜任感和成功,就会重新建构自己的一切。反过来,挫败的经验也是一样,期待的失落和落空,对自己的看法和期许、自我评价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人们在现实中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在意自己期许的实现程度,导致痛苦烦恼不断,所以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表现。现实是因缘生,要符合现实的因缘而努力,朝向解决困难和痛苦。
5、松开内心期待的死结,完美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敌人,放远一点,才能面对眼前广大的世界。
6、面向现实广大的世界,现实世界是因缘缘生,实际有的就做,实际没有的就别想,务实实际,不会有失望,不会抱怨,不会期待,活在现在,既不恋世,也不厌世,做现在该做的事,努力做有利于自他得利的因缘,能做多少做多少,用因缘法的智慧解决自他的痛苦和困难,消除或改变导致彼此痛苦的因缘,离贪恋和厌恶的两边,平怀看待。
7、试着成为另一个人。过程就是因缘的表现,改变过程就是改变因缘,不要想着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倾力现前,善用现前,没有目标,让生命更好,活在实际的现在,远离期待,拥抱现在,不要为了做自己而活着,不要为了实现期待而活着,不要为了保有现在而活着,活在现在,解决现前的问题,就现前的因缘加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