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医院是生命的起点,而幼儿园则是人生的起点。从那一刻起,孩子真正走出家门,走进第一个社交环境,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这儿,儿子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转变成一个准学生,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分享快乐;在这儿,他收获了第一批朋友、同学,每天跟他们生活在一些,彼此打闹、学习、游戏、生活;在这儿,培植了对校园的热爱,每每路过校门,儿子总是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幼儿园,我爱我的幼儿园。”在这儿,我们父子同行,一起成长,从儿子心里收获了陪伴的安全和互相学习的乐趣。
记得当时园里创意推出了“家长进园”活动,邀请有一定特长的家长到幼儿园为孩子们讲课。我作为家校代表中的一员,参与了班级和园里的共建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堂多媒体课程。那个冒热的夏天里,我从家里将电脑主机、DV搬进课堂,为孩子们演示如何摄像,如何录音,如何制作影片,如何添加爆炸、波纹、转场特效,并让每个孩子上台亲自操作。当孩子们看到刚刚拍摄的他们活动的影片在电脑上播放,他们的朋友上方被自己加入蝴蝶、小鸟,然后在荡漾的波纹里翻转,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从此,我有了另一个身份:李老师。每个孩子再见我面时,都称我为“李老师”,这个称呼一直被叫到现在。
班主任薄娜娜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炼创办了班级文化,取名“六叶草”。本意是六班的物化,但它代表着包容、团结、互助、理解、共同成长等多种文化基因。在这个文化符号里,家长们建立共识,克服困难,无私付出,努力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在这个文化感召下,全班组织了多次活动,参观奶牛场、春游、元旦晚会、毕业旅行,等等。记得有次家委会组织包饺子,大家自带面团、饺子馅,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动员起来、投入其中,兴高采烈地忙碌着。为了及时煮出饺子,住在学校附近的家长用自家的锅煮出来,然后再热气腾腾地端回教室。
毕业前夕,我明显感受到孩子对校园、对老师同学眷恋不舍,灵机一动,我决定拍摄一部微电影,来纪念这个难忘的人生起点。在征得薄娜娜老师同意后,我连夜赶出剧本,第二天开始跟拍: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进入校园,兴致勃勃地上课,兴趣盎然地搭建木头建筑,兴会淋漓地嬉水……
随后,利用周末时间,我与小演员一道完成家庭场景及外景拍摄,然后马不停蹄进行修片、剪辑、加音乐、合成,终于赶在毕业典礼之前完成了所有工作。王銮美园长和电教老师在忙碌紧张的准备省级课题验收之余,对电影进行了审定。
2015年6月30日,毕业典礼的时间。孩子和家长早早地一起进入校园。我被告知,王园长决定将影片提前,放在第一个环节进行播出,并安排我作一个简短的发言。在500余名师生、家长的目光里,作为实验幼儿园第一部微电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缓缓拉开了幕布,戳中家长笑点泪点,带着美好的祝愿结束了幼儿园三年快乐之旅,孩子和家长转身踏进新的征程。
在班级的毕业典礼上,薄老师在致辞中,回忆起本届“六叶草”的点点滴滴,她为每一位家长的付出而致谢,对家委会的支持而感动,面对全体师生、家长,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孩子们与老师紧紧抱在一起,久久不肯离去。
前几天,我无意间翻出了当时为孩子们录制“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每个孩子怯生生、稚嫩嫩的回答在眼前跳动,算一算距今已近六年。我将这些资料连同当年一起的过往片断上传到“六叶草”家长群,每个家长都唏嘘不已,成为大家满满的回忆。
是什么力量支撑了这一切?我想,大概是文化的魔力吧,因为开放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催生了“六叶草”文化,催发了每个家长和孩子与老师同频共振、踊跃共进、热情互动,产生了伟大的合力,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如今在现在的小学阶段,儿子仍视我为他的人生之伴,共同成长的学习之伴,互相引以为友、引以为豪。因为我们仍在这一开放文化力的指引下,共同进步着,儿子投入学习和班级活动,我仍旧担任着家委会和校委会职责,在学校建设方面提供微薄的力量,为班级的集体活动献力献计献策。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幼儿园培养了孩子,同时也培养了家长,也正是有了当初的第一步,人生的路越走越宽。
回到文章开始,当记者追问皮卡察:“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正是如此走过来的。人生之初的路,走好了,影响一生。如今,每个实验幼儿园的孩子,每个“六叶草”的孩子,正如蒲公英的孩子一样,飘散在了各个学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每天沐浴着阳光,每天洋溢着笑脸,宛如天使一般。
祝愿市实验幼儿园更加辉煌,更加灿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以及——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