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说:“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我一直这样相信着,直到现在,在众多的人群中,我依然能够一眼注意到那个读书最多的人。读书多的人似乎是自带光环的。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痴迷于越来越多的快餐文化,通过这些“快餐”来慰藉饥渴的心灵。文学似乎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扬名的途径。在我看来,读书的最好状态的就是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把自己变得更好,把自己修炼成心中能包揽万物的人,不骄不躁,不慌不忙,淡泊宁静,平淡从容地过好这一生。身上有书气,心中有诗意。
培根曾在《论读书》中这样写到:“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不知从何时开始对史书情有独钟。闲暇之时亦或是雨天,我也学着古人点一炉香,静坐窗前,听着窗外的雨声,翻看着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整个人仿佛随着那些生动的故事而置身其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的风尘早已随着战争的硝烟消失殆尽,然而那个时代的英雄气魄,儿女情长却不失为时空里一段最动人的佳话。那个时代英雄辈出,春日明媚的桃园中刘关张三位从此结为异性兄弟至今仍是一段传奇。刘备三顾茅庐,孔明为报知遇之恩一生忠义。那个时代,佳人难忘。貂蝉的倾城一笑便让吕布虽死不悔,小乔的抚琴一曲便解了公瑾的心头愁绪,才有了周郎的儒雅风流。三国,恩义长存,情意无尽,道义千斤。
四大名著中,我独爱《三国演义》。第一次看原著是和母亲一起,母亲就像导师总是能给我解答诸多疑问。那个时候我最敬佩的人当属刘备了。在我心中刘备就是真正的君子,虽身为帝胄之后,然而父亲早逝,到了他这里俨然和平民没有区别了。他和母亲靠织席贩履为生,日子清贫但骨子里却透着掩藏不住的皇家之气。
《三国演义》中在我心上留下痕迹的是三段珍贵的友谊。第一段友谊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超越君臣的情意。14岁的我心智不算成熟却极其羡慕孔明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极其感动玄德对孔明的知遇之恩,感动他们早已超越君臣的情义。人们都称刘备为大汉皇叔,知道他素来仁义,贤名远播。为了孔明,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他不惜三顾茅庐,一个求贤若渴,弘毅宽厚,一个谦逊有礼,心胸坦荡,这样的两人一见面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受。刘备说“吾得孔明,尤鱼之得水也。”水给鱼提供了生存的场所,鱼让水增添了生机。就这样,卧龙岗一草庐内两人侃侃而谈,从此开始了一段珍贵的君子之交。刘备极其信任孔明以至于当他白帝城病危之时他十分放心地把幼主刘禅交于他,因为唯有孔明才能让他放心。
第二段友谊是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复杂而又无奈的情意。也许人们并不赞同孔明和公瑾之间是有友谊的,但我深深地相信他们之间存在友谊,只不过这样的友谊很特殊罢了。每当捧起《三国演义》最让我黯然神伤的当属公瑾了。这个苏东坡笔下英勇的江东儿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在人们的印象中,公瑾是被孔明气死的。其实这种想法过于不恰当了,若是公瑾能够大度一点又何至于此?公瑾的离开,孔明的内心是悲痛无比的,因为公瑾是他的知音,不止是音乐上,在战略上他们也多次不谋而合。比如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至今仍是一段传奇。若不是孔明借来东风,何来公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或许真的要“铜雀春深锁二乔”了。因此赤壁之战的胜利是他们两人共同的努力。他们就如同春秋时期的鲍叔牙和管仲,同样优秀,只是各为其主罢了。这世上再没有了公瑾,孔明怎会不遗憾,因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懂他的那个人永远地走了。
第三段友谊是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春风料峭,桃花园中,“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扶困救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那是让多少人羡慕的缘分,先说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有温酒斩华雄的壮士之举,有义释曹操的忠义之气,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之前曹操对关羽极其关照,一心想把他收到自己麾下,然而关羽却不愿,在他心中,别人的再好也比不上兄长的一句夸奖。他重情重义,因此华容道上放了曹操一马。再说张飞,这个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豪杰,当他因酗酒失了徐州,让吕布乘虚而入时,他自责不已,刘备却说兄弟比城池重要的多。从此在张飞的心中,刘备就是永远的兄长。他们三人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不弃,荣辱与共”。桃源三结义也成为兄弟情深的代名词。
试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是否有如刘备这样的上司,孔明这样的员工,关羽张飞这样的同事?这么多年,再一次捧起《三国演义》,让我尤为珍爱的不再是那些精彩的故事,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意,我忽然懂得原来“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塑造人格的,它会教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生活去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有空请多阅读,读的多了,看的多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变的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