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本书中的教师替换为父母、学生替换为儿女、课堂和学校替换为家庭和社会,一点不违和,无论是基于现实的故事讲述,还是对现状的思考,以及分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养育技巧,都能对应,也很适用。
用故事引入反思,让这本书读起来多了几分亲切,却无损其专业,反是更易懂,也更能促进思考。
每一个故事都提供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或是留下问题供思考,还有值得尝试的技巧和方法;每一章节最后的拓展部分都有大量援引自他处的量表、概念、方法,拿来就可用,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养儿育女的父母。
这得益于徐莉多年一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基于她的用心、敬业和对儿童无尽的爱与悲悯,再加以流畅的文笔,阅读,似在听一个人的娓娓讲述。
只是书名副标题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思想品德教育而错过此书。好在,作者是徐莉。
正标题“没有指责和羞辱的教育”,现状之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容易做到。
一
读得有点悲伤,讲的是教育的常识,但常识在今日中国却如此稀缺。
某些问题的难以解决,关键因素在于问题是体系化地形成、批量流水线般产生,两相映照,个体的努力直如螳臂,竟有了唐吉珂德式的悲壮。成书于2013年,写作应该还早,七八年过去,教育变好了吗?
有一个笑话,中国的学校都是衡水,是大大小小、程度不一的衡水中学。作为一个中学生的母亲、教育的观察者和思考者,这一点,我有切肤之痛!
许多问题的成因既往教育中没有,除非愿意反思,个体大多连概念都无,而反思同样是一种稀缺品质。
“教育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相互理解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将纠偏行动建立在对儿童的研究与理解上,接受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寻求合作。接纳孩子的不良习惯,试图找准问题原因,直面教养中的缺失与过错,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赢得他们的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中不断和及时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这比强力保证下的机械重复可靠却艰难。”
是的,关系先于教育,可关系的建构与维系都不容易,特别在这个更多讲求抒情与激情,缺乏理性能力的学习与训练的国度,不被情绪左右的思考与自省并不多见。
理性不足,谈何理解?
而要点之一的“情绪”二字,无论是对情绪的认识、表达、接纳,还包括情绪管理也是近几年才慢慢地略为人知。
“当学习被允许慢慢来,学习的障碍就会自然解决,而这样的孩子可以重拾勇气,踏上正常的成长发展过程。”读到此处,忍不住掩卷长叹!以孩子的生命和发展需求为引导,需要一个竞争不那么激烈,可以给到孩子时间、遵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节律从容成长的环境,孩子可以不因学业承受巨大压力。
可是,现实给不到,大小衡水怎么可能容得下“从容”与“慢”?“赶比拼”的现状哪里可能不鼓励竞争,哪里顾得上考虑竞争是不是恶性,或者有多恶性,会给孩子和教育本身带来怎样的伤害,并附赠长远恶果?
当社会现实步步紧逼,学校压力日甚一日,父母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肩得住这黑暗的闸门,不被剧场效应裹挟,可以稍微不那么忐忑一点,镇定从容一点?
不伤害是教育的底线——现实中的孩子遍体鳞伤,事实上,父母和教师也好不到哪里去。困兽般的相互角力之下,“不伤害”连容身之地也找不着。
当现实和理想如此荒诞地完全背离,无论教师还是父母,都是不容易做的。这还不是单凭爱心、耐心、敬业等等个体优良品格就能做到,我们中的大多数也都是无力的。
徐莉说:“当下教育最大弊病是无视儿童的需求和兴趣,父母和教师直接将外部压力转嫁给孩子,甚至变本加厉,本质是抹掉了自己的责任和情感,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诚哉斯言!
书中还提到另外一种需要警惕的矫枉过正——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任何外在规则和限制都是在压制儿童的天性。
作为父母老师,我们既要小心“无条件接纳”不被理解,还要小心“无条件接纳”被误用。需要理解和接纳的是孩子这个人,不是他们所有的言行,更不代表无条件纵容;教育当然不是打骂羞辱,但也不代表教育不可以包含期待、要求、规矩、引领、指正与纠偏,“教育”的企图心不应当被抹杀——极端的自由等于拒绝教育。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教育中的权力被滥用、教育被扭曲,而不是连“教育”本身都一并抛弃。那种认为成长过程一定会有“顿悟”与“清醒”,孩子终会自发向上的看法,需要更多的研究,也值得保持一份慎重与警醒。
积极的耐心和消极的等待有差异,从容与“佛系”并不相同。
又由此想到一些赞美弯路、感叹弯路成全人生的文章。在我看来,此类文章起码是不诚实的,不过是另外一种鸡汤和鸡血。我们看得到的,往往是个案愿意和可能被呈现出来的那一部分,背后的故事难以知晓,归因难免失真。更何况,个案无法代表更多,更勿论全部。如果有基于统计学的数据,看看是从泥淖里拨出来,进而获得抵抗坠落的能力、成全人生的案例多还是被弯路毁掉的人多?才能证明“弯路”是不是真的具有“多难兴邦”的功效,“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是利用幸存者偏差愚弄大众。
环境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徐莉说,每个人都是基因,家庭动力学,社会影响和个人经验的独特组合。也正因如此,现实环境下的养育(家庭)与教育(学校)才是如此艰难。
二
现实令人沮丧,读这本书还有意义吗?
当然是有的!
在一个无力感和焦虑泛滥的时代,他人的经验起码能够促进思考,阅读可以带来安慰和力量。
能够帮助我们去质疑一些普遍却未必合理的现象,比如超级学校、超大班额、班干部制、默许体罚等等;对行为主义被滥用,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以及某些流行概念,比如“21天培养一种好习惯”、“好习惯能够训练出来”等等保持一份警惕。
明白过多、过度的外力强制会导致扭曲;高压、高管控、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是制造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根源;饥饿和疲劳同样容易引发孩子的行为问题,违纪背后的原因未必相同,需要去看见。
儿童的能力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孩子的特点就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不容易;“只做不说”、“说到做不到”许多时候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幼儿的撒谎还缘于他们并不了解谎言的本质,孩子最初对于现实和幻想难以分辨(皮亚杰)。
我们需要思考:是控制孩子还是帮助孩子学会自控?我们的言行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事实上制造问题?去警惕对整齐和高效的迷恋,表现在家庭内部就是不容出错、不许落后。
尽最大努力去看见孩子、认识孩子、理解孩子,接纳他们的不成熟和做不到,还有内心深处的委屈。随时审视隐于我们思维幽暗处的那些定见,发现“急于快速解决问题”是导致痛苦的根源,能够从反省自己的过度控制欲开始,做个协商者而非裁决者。懂得情景可以看作是“人必须对其做出行动的具体细节的总和”,所以,希望孩子有好的言行举止,伤害最小、长远有效的方法是建构适合的情景。
但仍然要基于理解儿童——这项最困难也最紧要的工作。并由此更有能力接受“管”字后面漫长、复杂而艰巨的功课,在“管太多”、“不知道管什么”、“什么都不管”、“不知道管什么是最好的”之间寻找平衡点。
曾看到徐莉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大意是:我们需要接受孩子前行过程中的退缩,容忍过程的漫长,和过程中的反复。一味追求高效、快速、省事必然无助于教育。
这样的阅读——无论是书籍还是朋友圈,都能帮助我们从时不时的沮丧中挣脱出来,重新获得力量去容忍教育过程的漫长和问题行为的反复以及退行;更有力量抵抗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巨大压力,尽可能不转嫁给孩子。
书中引用了蒙台梭利的一句话:“在无意犯的错误中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即一旦人们认识并克服它,就能使自己超越某个已知的或梦想达到的目标,并使我们最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这既是对犯下过失的孩子的提醒,更是对作为教育养育者的我们的点拨。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著名医生特鲁多墓碑上的这句镌刻,在我看来,是一位基于人本主义、自由教育哲学的教育工作者的坚持,也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需要去思考和尝试着坚持的,尽管,并不容易、甚至是艰难,但仍然值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