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习俗,已被国家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每年的元宵节,都热闹非凡。吃汤圆,挂花灯,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我们相约赏灯,据说看七家灯,眼睛会明亮。
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还有很多习俗个别地方盛行。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傍晚,有给故去的亲人送灯的习俗,把灯送到墓地:有儿在,坟前一片光明。现在大都变成了提前半天或一天去了。不少地方都改成了送孔明灯,放河里纪念逝去的亲人。习俗也是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