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一模一样的路程,里程都是15公里,扣分项却是不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急加速和急减速次数一样的,但是第二段却多了12次的超速行为。从用户的角度说,这没道理,除非超速不扣分。"
这是我跟大数据平台开发人员争论的焦点,我"怀疑第二段的分值计算错误"。大家可能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车联网安全驾驶的项目,根据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出现的急加速,急减速,超速等行为进行判断,给车主的驾驶行为打分,每段路程都有一个评分。车主可以根据这个评分来改善自己的驾驶行为,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这个长期打分项进行评估,找出出险概率低的客户。
"那这就是你的产品需求定义的问题了,你要怎么调?我们每公里的分数都在这里,你自己算,是不是那么多?"技术总监开始质问我了,在我面前指划着电脑屏幕上的excel。我其实有些近视,根本看不清分数是多少。一时之间我也找不到什么有力证据来反驳,但是也不理解为什么就是产品需求的问题,明明统计到了超速的行为,但是最后得分却一样呢?难道真的是出现超速的那几公里因为别的不安全行为把分都扣没了,所以超速的行为就不扣分了?
我开始很冲动,这把责任推卸到产品上的说法让我难以接受,我要找证据,我要证明产品需求没有问题,就是他们计算错误。然后我自己查询数据库,把发生超速行为两分钟内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都导出来,然后再跟大数据要来每公里的得分,源数据中是每秒采集一次的,而且有里程数据和时间,我发现发生超速的三公里的得分并不是零,反而还比较高,排除掉其他扣分项,真的没有给超速行为扣分,我怕是自己遗漏了什么,反复算了几次,我的猜想没有错!
我拿给技术总监看,他看到"证据"后,也没怎么想,就把负责大数据平台写算法执行程序的实习生叫过来了,让实习生解释,经过一番讨论,终于发现是之前的程序规则把超速屏蔽了,是程序错误。到这里我想证明的东西已经明白了,产品需求没有问题!
之前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一个比较资深的算法工程师还跟我讨论过,为什么我能发现问题,而他们却不能,想了解我的方法是怎样的?我觉得这样才是正常的工作思路,才是负责的工作态度,对于产品的改进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实际却不是这样,每次有问题的时候,首先做的不是去找问题的根源,而是先找反驳问题的证据,没有证据就说是产品需求有问题,很让人气氛!
对于做产品的童鞋们,可能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断的跟技术博弈,产品说,这不符合用户的想法逻辑。技术说,这也不是数据的算法逻辑,大家都占在自己的逻辑上去想问题,问题越来越大,但是解决办法却越来越难以实现。无休止的争吵只会越来越浪费精力。
有的时候也在想,算法程序根本就不是产品的关心范围,我操那份心干什么呢?还得罪人,技术怎么解释,我就怎么跟用户交代就好了,多轻松!
但是作为一名产品人,是要我们交出去的东西负责的,这是我们自己费劲心力,绞尽脑汁设计出来并督促实现的,里面有我们很多的心血,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我们对产品的感情绝对远超他人。这份责任感我们丢不掉,这份感情我们也扔不掉,这份荣誉感更不能舍掉!!
不要再说别人的"产品好low啊,这都没有意义"这样的话了,每一款产品都注有每一个甚至多个的心血,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最近简书也发布了找bug的活动,我很喜欢这款APP,之前不知道在哪里反馈问题,就一直给简叔发私信,很佩服简叔的时间管理能力,竟然能每条必回。
如果你喜欢一款APP,就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吧,那是对产品人最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