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次看到小学门口接孩子的家长,便又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场景,试图讨好父母给自己买想要的东西,那时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并觉得理所当然,而且希望一直如此。
转过头来,还清醒着的头脑让我知道,此时身在异乡,我已不是几岁的孩子,已独立成年,不再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了。
回忆里的乡间小路,去爬山,去下水嬉戏,快快乐乐的时光渐已远去,儿时的玩伴渐已失散,他们有的已结婚生子,或进厂打工,或在学府深造。总之各奔东西,少有联系。
过年在老家和发小一起重走乡间小道,原来泥泞的路现已变为柏油路,笔直且平坦,看着一点点的改变。我们说起以前在哪里玩啊,在哪干过的坏事,不由地发笑。但如今已成年,以往变为可笑的谈资。
几天之后我们又回到各自的城市,只剩那些记忆一直心心念念。虽身在他乡,还是眷念故乡。那些景,那些人......因为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到彷徨无助时,最念家,想家。长此以往,至今给我们温暖的地方。
成年是必然的,唯一确定性的事情。也往往伴随着独立,成熟,责任的附带。
因为我们不再是三岁的孩童需要时时刻刻的看护,而是完完整整的个体。慢慢离开家庭,建立自己的圈子,拥有完整独立的生活。俨然,这一切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曾经的少年,有很多的梦想,想要拯救世界。做个大人物,细说一步步的阶段性目标。
最近爆红网络的十一岁美国女孩,面对采访,毫不怯生,侃侃而谈。说自己将来在宾州大学毕业,然后从军五年,转为警察或者职业侦探,退休后做法官。如果有需要会竞选美国总统。
还是一个小学生,说起自己的人生规划却很清晰明确。一方面与西方的自由观念有关,另一方面看到的是少年的天真纯洁,对现实的浅层认知。有网友评论道,假如她长大再回头看自己说过的话,也许会掩面,羞涩难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充满善良的童心支撑起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当然现实的残酷,也摧毁着年少时的理想,数落着在无数人面前吹牛逼的幻想。
独自一个人在一座城市,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彻底解脱的自由,更是潜藏着无数的挫败的开始。自始至终,磕磕碰碰,也许有人会退缩到尘埃里,更多人会坚强地看到希望的朝阳。凡此种种,都一直在体验之中。
再也没有父母贴心的关照,一日三餐靠双手去创造,酒足饭饱,唯有自知,也许暗藏着很多很多的故事,不用言说,埋在心里就好。委屈再多,也要自己去调整,去释放。成长就是尝试承担更多的挫败和无奈,之后变得坚韧和睿智。
02
家里人常叮嘱我,做什么事要沉稳点,要谨小慎微。有时候唠叨,听得会烦心,更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听了那么多故事,见过很多的人,阅历不比他们少。
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渐渐改变了看法。才明白有时候阅历是无法改变的,忠言逆耳,应认真倾听父母的教诲。因为他们是用过来人的眼光,用经历的经验教训来告诫我们,少走些弯路。
想想我们少年时的叛逆,是多么无知,自己会感到羞愧。父母一直包容我们,无论言辞多么激烈,一直的理解与劝说,甚至他们做出了妥协。
因为他们知道成长是一个过程,成熟是慢慢在试错中历练出来的。亲情的宽怀,接纳我们叛逆的青春,渐渐我也明了他们的不易,一分一毛都是凝结的汗水,背后又有多少辛酸的难以言说的故事呢?然而又不会轻易去诉说。
看《朗读者》节目中有一期的关键词是:选择。著名作家麦家先生讲到自己与儿子的事情,面对激烈的冲突和叛逆,他选择了宽容。当那扇门隔绝与父子三年的时间时,他和家人是濒临绝望的,但一直没放弃。
面对孩子的愤怒和冷漠,与隔阂。他一直思考悔恨自己,并认为是该偿还的债务,最终与儿子有了真诚有效的沟通。
我们在父母眼里一直是个孩子,永远只是个需要他们关心的孩子。
在他乡,照顾好自己,便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宽慰,不让他们担心。无论我们以后是平凡度过一生,还是选择去勇敢闯关奋斗,最深的牵挂依然是他们。
那时是少不更事的少年,如今是年轻气盛的青年。父母的陪伴是我们成长成人的最大精神导师。只身一人,在外闯荡。如今已学会冷暖自知,负重前行。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趁年轻,去奋斗。纵使未来风云变化,还是要逆旅以航。我已不再是少年,虽身在异乡,却一直在追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