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老子
老子认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此三宝是为官做人所必须坚持并保持的。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说,如果舍弃这三大宝物,则死矣!
我们先来看三宝之首:慈。
老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是一位自然哲学家,他特别喜欢大自然。他认为自然即天理、即天道,为人处世不可违背天理、天道,不可违背自然规律。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老子发现,不管是掌管天下的君,还是率土之滨的臣,不是要做到仁爱(与儒家的思想截然相反),而是要做到“慈”。
慈,原意仁爱,和善,慈爱。但道家的“慈”寓意则更为深刻。《道德经》中,老子不愿用“爱”,因为“爱”的反义词是“恨”,爱恨交加,不爱则恨,爱之深、恨之切……爱,容易让人走向极端。现实生活中因爱生恨继而发生悲剧的例子不胜枚举。为君者,治理天下;为臣者,百姓父母。对于君臣来说,“爱”的层次就不够了,所以老子说,还要“慈”。
老子用大自然中的谷、水、溪、渊,作为“慈”的意象。《道德经》中数次提到“谷”。这里的“谷”不是作为粮食的谷,而是山谷的谷,引申为低调、胸怀。山高处为峰,低洼处为谷。有谷则有水,有水则有川,百川入海,海纳百川而成就其大。溪、渊也均与水有关。水,孕育万物,是生命的摇篮。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道德经》:“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称百谷为“王”,而不是君王。一个君王想真正君临天下,需要有“谷”的低调、“谷”的胸怀,就是要“慈”。
《道德经》:“上德若谷”、“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即“道”。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遵循自然法则,心怀慈念,则社会才会进步,民族才会繁衍。这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有谷则有水,老子说“上德若谷”、“上善若水”,谷和水本就是一体的。水的品性就是这样,顺势而流,因势而为。凡水流经之地,必为生命繁衍之所。九曲黄河,孕育了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我们亲切地称她“母亲”。一国之君,就是要有母亲般的“慈”,将母爱洒遍百姓。
《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看到水的另一面,即柔的反面——刚:水滴可穿石。赞美谷、水、溪、渊的刚性,所以“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君王要想为人所爱、为百姓所拥戴,需要“不谷”。
《道德经》:“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之,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之,吾亦信之,德信。”在老子看来,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人之智识出现后,才有了区分,才生起好恶之心,互相争夺以至于天下扰扰。所以,人心本来是纯朴的,完全没有善的恶的观念。这里的“百姓心”,指的是这样的一种心,原始、纯朴、自然,即“慈”心。
《道德经》:“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天下百姓,不论善恶,皆是自己的子民,皆不可弃。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慈悲之心,是对君主的要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历代统治者皆对这一句有所批注,为何农民起义历朝不绝、屡禁不止,原来是他们被逼到了绝境,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要予民以空间——生命和生活的空间,只有这样,朝廷的律法才有用武之地,自己的统治才能得以继续。
《道德经》:“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慈不掌兵,老子所处的时代,战火不熄、征伐不断,但身为君王,即便“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