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老妈长叹一口气,太真实了,让人觉得压抑。灯亮起来,全场只剩下我们母女两人和一个长头发戴眼镜的女孩,五个人包场,半个小时走了一对小情侣和一个学生吧。
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以百年商埠著称,建国后也没有大型的工厂企业,自然也没有宛如小社会的家属区。这部电影中的生活对于这里的人们太陌生也太遥远。
从似懂非懂的小男孩小雷的眼中去感受了漫长又回不去的夏天:小升初,国企改革,太姥姥去世,父亲下岗打工。
国企的家属院,小单元房,可以看到别人家的阳台。院子里有自家搭建的小棚子,推车做买卖的。和以前母亲厂里的家属院一样,现在生活在北方的表姐家也是住在这样的厂区家属院,只不过没有了小棚子,中间空地上安装了健身器材,早上下午都有退休的老人在那里聊天,也有人爱拿个保温杯——和小雷家里茶几上的一样,工厂里的人都喜欢泡一缸茶喝,不是品茶是解渴。
小孩子房间里的小鸡点头闹钟,墙上挂着崔健的海报下李小龙的海报,写着拼搏的挂帘;客厅里的录像机,小风扇,葡萄架下的小院子,石桌;下饺子的游泳池、不给钱的电影院,交谊舞的歌舞厅,小混混的台球桌;梦境里的河滩,捉蛐蛐的田地。真实还原了九十年代北方厂区家属院的生活。
黑白影片光影的表现很到位,像小雷扬起头阳光洒在脸上眼睛眯起来。雨夜里的抓捕混混三儿,忽明忽暗的场景转换,最后他在警车的呼啸和车灯下和警察们扭打在一起终于被制服了。
看到介绍里说这部戏用的是非专业演员,观影中觉得他们不是演是生活,看起来就是曾经我们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乍一看,觉得人物很多,也没有大的冲突,但是看下来觉得人和事前面都埋了线。
大姐追着下岗的弟弟给衣服口袋里塞钱,弟弟不断的推着,小雷还要冲过来帮妈妈一把,直到老爷子喝止了。接着老爷子又教训儿子,多年前的小矛盾,你儿媳就不来家里了,像话吗?老爷子在家里说话有分量,这条线埋下。下一次的家庭聚餐,儿媳带着女儿在厨房一个劲的洗碗,别扭也有点怯场。最后的和解是在太姥姥去世后家人要合影,儿子推着儿媳去找婆婆。儿媳进去了开始很别扭,坐在了太姥姥以前睡觉的床边,离婆婆很远;后来开口叫了婆婆之后就再往床中间挪了一段,伸手过去握住了她的手,劝婆婆憋的难受就哭出来,这时一直扭着头的婆婆开始流泪了,儿媳终于坐到了婆婆的对面,两手都握住了,还伸手替哭出来的婆婆擦去了眼角的泪。
混混三儿,勒索,抽了别人的皮带,吓唬小雷这帮乱跑的小子,带着女朋友进电影厅,台球桌前被父亲骂,又帮小雷家拦了来找事的胖子。最后一场雨夜抓捕,消失了。院子里的人们都在赞赏小雷家的昙花盛开时,他回来了一个人扯开了台球桌上的塑料布,有人带来了他远走挣钱的父亲给他的一兜遗物,从夹克外套、裤子到舍不得吃的剧组发的夜宵几包饼干。他也是憋着一声不吭,小雷怯怯的劝他一句,三哥憋着难受,换来他一句滚和抱头痛哭。
最后,终于有了一点彩色,是小雷爸爸和同事们的在草原上奔跑换景的情景。父亲说好着呢,都好着,奔跑着向着前方。
没有冲突,没有高潮,只有一个漫长的夏季,如此沉重。
不过是二十多年的时间,国企改革的冲击似乎已经淡去,当年有多少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已经被抛进了漩涡,有多少人挣脱又有多少人陷入了泥潭?
老妈工厂里一位老工人等到快退休可以分房时,政策变了改制要求七千元才能买下当时居住的房子,他拿不出来,上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