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头条看到一条消息,武汉大学摇感工程学院一博士后因科研课题造成精神压力太大,从实验大楼跳楼身亡。
看到此消息,我想了很久,也沉默了很久,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试想,培养一名高学历人才,父母及国家要付出多少成本。
读上了名校,身居象牙塔的尖端,却因一念之差,跳楼身亡。悲剧后面,给我们留下多少值得深思的话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证明:我们的人生并不是获得的越多就越幸福。在起初,人们会因为自身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努力,不管是来自于食物,金钱,还是人际关系,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东西和幸福感是同等增长的。
到达一定程度后,物质上的拥有与幸福感曲线变得平缓,以前会以一件小事快乐许久,现在面对同样的事情却很难找到同样的幸福感,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得到满足。这在心理学上叫“边际递减效应”。
仔细想想,我们的人生也大抵如此,可能很多人会发现,越长大,快乐感却越来越难以产生。这就是边际递减效应的体现。
对于案例中的这名博士而言便是如此,他在名校、又有如此学历,已经处于同龄人相对优势的位置。但对于更好地追求,可能会让我们始终感受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强烈的落差感会使我们难以体验到足够的幸福。
回顾过往,我们可能会发现,仿佛一直都在与他人赛跑。
小学的时候,家长总希望我们名列班级前茅,我们在他人的期待中活着;中学的时候,我们为了有更好的未来,拼命地朝着一个方向而努力,可能忽略的人生是多维的、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
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纪,我们仿佛又开启了自己的社会闹钟,赶着去相亲、成家,仿佛稍微晚一步,自己就变成了剩下的人,变成了一个loser。
但,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这样的人生真的足够幸福吗?
当你感到不快,感到自己不知道前行的路在何方时,或许你应该静下来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与自己和解?
在很多中学可能会开设这样一个心理课,告诉孩子们如何“悦纳自我”,更通俗来讲就是与自己和解。
自我是方方面面的,有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现实自我等,我们如何把这些理想与现实、不同方面的自我整合在一起,并去接纳自己的全部,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青少年而言,他们对自我的定位不清晰,总希望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而这种强烈的落差,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些消极情绪,甚至发生自虐,自残,自杀等行为。
中学如此重视这门课的教育,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接纳自己的方方面面,知足常乐,而不是总抱着遗憾活着。然而有的人可能始终没有办法去完全接纳自己,总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这种想法的确是可以值得鼓励的,能够让我们有更多动力去督促自己努力,但是,虽然有着更高的追求,我们也要去接纳目前自己的境况,去接纳这个真实的自己、不够完美的自己。
心理咨询有一种术语叫做“自我悲悯”。已经有大量的发现,经常自我悲悯的人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有更好的健康状况。而对自己经常自责的人,有更高的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风险。那么,什么是自我悲悯呢?
自我悲悯是人面对压力事件时一种普遍的、初期的情绪反应,指个体由于自己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引起的对自己的同情和由衷的悲伤。
这种包容自己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接纳自己、与自我和解。
所以当遇到负性事件时,让我们不再一味地谴责自己,让我们可以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回归到理性的期待中。
如果想要更具幸福感的生活,不妨有时候试着让自己慢下来、学会去与自我和解,去自我悲悯!
世界虽然无情,我们一定要学会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