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炎黄子孙最应该过的节日莫过于三个,第一清明节,祭祖追忆先人。第二是中秋节,合家团圆,享受当下。笫三是新年,继往开来,畅想未来。
清明节有着双重身份。
第一种身份,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运行到达黄经15的时刻,便为清明,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祖国大地均呈现气清景明之象,《淮南子》:“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祭扫的好时节,清明有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所以清明有折柳插柳的习俗。
第二种身份,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节期很长,一般有20天左右,所以赶不上清明节扫墓的,也可以在这个期间进行扫墓。
清明节其实是寒食节、清明节和上巳节三个节日融合而来。其中寒食节是祭扫先祖,上巳节是祓禊,祓禊往往发生在水边,三月三沐浴去掉身上的晦气。
因为三个节日连的很近,渐渐地就被人们合在一起。毕竟扫墓就要踏青,然后要到水边去祓禊。从唐代开始,祭扫就纳入国家礼制,也逐渐地融入了清明。
清明节有很多传统习俗,清明祭祖、扫墓,俗信认为会有邪祟出现,为防邪气侵扰,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射柳等习俗,其中流行最广的就是插柳和戴柳。
北方部分地方有吃冷食的习惯,南方部分地区吃青团等习俗,人们祭祖、扫墓,慎终追远怀念先人。
古人对清明节的重视可以从很多古诗名句中体现,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所以,清明节最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人文意义,最值过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