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苏东坡与佛印隔江而居。他经常坐船渡过长江与佛印一起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觉得自己有所觉悟,于是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完成后派遣书童乘船过江送给佛印欣赏。佛印看到诗稿,拿起笔来,写了“放屁”两个字。苏东坡接到回函,怒气冲冲地坐船过江去找佛印,质问佛印为何如此出言不逊。佛印呵呵一笑:“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过江来了?”
看来,从古到今的人们都在努力修个淡定二字,虽穿梭于世间,却认为自己能独坐紫金莲,冷眼看人间,什么爱情悲欢,什么时代变迁,什么家长里短,什么是非忠奸,嬉笑怒骂不过清风拂面。
我们经常感觉有些人浑浑噩噩不明就理,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可不曾想到,站在对方的角度,你也如此。你以为自己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可别向你反馈的信息却与你大相径庭。于是乎,我们不自然的会说一句,“这什么人啊”,然后对自己说,“好好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且不可被他人左右了去!”但是,安慰的话说完了,真的他人的看法与你无关了吗?你真的走了自己的路无关他人了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现都在让你认清一些目前与你无关的思想领域,由此,你的认知便逐渐丰富提升。而且很多人嘴上说着无关,心理却总还在打着个结,还总是希望更多的人站在自己的阵营,对抗与己差异化的认识和观点。
在争执面前,我们通常安慰他人狗咬人一口你还要咬狗一口吗,可换做你被狗咬了,我不知道你是否能一言不发的原谅了或者不屑于那条狗。我们都想理智的对待生活,对待每一个人,我们总是看到别人遇事而奉劝别人淡定,而自己遇事却常常激愤。淡定是一种理想,我们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做到的仍寥寥无几,所以从古至今,被定义的完美的人不过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已经被称为完人,也有不淡定的时候。
孔子有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叫原壤,原壤是道家人物,话说原壤的母亲去世后,孔子去吊唁,但是当孔子到了原壤家里的时候,发现原壤叉开双腿,很不雅观的坐着看孔子,孔子认为他一点都不严肃,简直要气炸了,拿起手杖就打原壤的小腿,嘴里叫骂着:“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是说,你这个家伙,小时候不孝顺父母,长大了一无所成,这么老了还不死,简直就是残害世界,残害自己。
看来,就连孔子看到不符合自己思想的人也还是很生气的。我们努力追求遇事不慌,慌而不乱,不跟风,不逃避,不悲不喜的精神境界,我们厌烦鸡毛蒜皮吵闹的鸡飞狗跳,可我们却无法释怀自己,我们往往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框框,设了一个标准,坐在自己的局中无法自拔。
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和追求,淡泊也是一种欲望,追名逐利也是一种欲望,都并存于世才有人生百态,我们简单的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可我们看到的坏人对他自己关心的人他是好人,我们看到的好人对他自己痛恨的人往往是个坏人。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去理解你所看到的各种层次,各种认识,各种思想,多一点认识,就多一点宽容,但愿可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莫要“八风出不动,一屁过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