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这本书是和陈奕迅的歌有关,还特意去查了下。直到最近翻了《一本好书》里面的第一季,看到潘虹老师饰演的老年海莲,才开始认真的读这本书。
全书主要就是讲了住了住在美国纽约的年轻作家海莲和坐落在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之间的故事,一封封书信展示了她们从一九四九年十月(好巧的日期)开始的二十年的交往。
故事开始,年轻的海莲自述自己是一个“对书籍有'古老'胃口的穷作家”,在纽约买不到自己心仪的书。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则是一群尽职尽责的店员组成的,卖新书,也卖“古籍”的伦敦书店。从她们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边边角角。比如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在那个时候的纽约,一个年轻的女孩,凭借自己并不出众的写作,就能养活自己甚至还能周济他人。还有就是二战后初期的英国,即使在伦敦,看似体面的上班族,也面临着食物短缺的窘境。联想到那个时候的中国,四九年也恰恰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作为一个美国人,海莲有着美国人的直爽和幽默,幽默似乎不恰当,应该是俏皮。而书店这边,写信的主要是经理弗兰克。弗兰克一直都很绅士。无论是面对海莲对书籍质量的不满和抱怨,还是收到海莲寄来的礼物,甚至到生命的尽头,都一直保持着不卑不吭,不远不近的绅士风度。
而她们在通信中所提到的那些作家,那些著作,也给了全世界爱读书的人一个指引,一个脉络。指引读者们循着海莲的书信,去读她口中的兰多、利亨特、约翰亨利、奎勒库奇、奥斯汀·多布森等等等等。一个作家的书单,本来就是值得推荐的。当年我因为《北京法源寺》而对李敖产生了兴趣,又因为李敖和胡适的纠葛而去看了胡适。而胡适就像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我开始读唐德刚,开始了解陈寅恪,开始读季羡林,开始真正的读民国,开始真正的研究近代历史,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时间来到一九六九年,书店经理弗兰克突发疾病去世。伤心之余,海莲在给去伦敦的友人去信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看到这,心里就像被猛然撞击了一样。弗兰克和他的书店与纽约女孩海莲的因书结缘的故事恐怕就后会无期了。而全世界爱书人的心跳也随着他们通信的结束而停止了。
他们之间的故事给人一种慰藉,一种爱书懂书的人之间的一种默契。让人们知道这世界上是有过的那么一种对阅读的渴望,可以跨越大西洋,可以超过二十年,可以给旁观的我们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