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奋斗的乔伊》,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拖把女王”乔伊·曼加诺的真实经历改编。
电影中的乔伊是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要养育一个儿子和女儿,还有自己的奶奶和妈妈,住在她家里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家人,还有她的父亲和前夫也住在她家的地下室,真是一个庞大的家庭。
乔伊每天的生活就是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一家老小,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等待她的并不是热气腾腾的饭菜,而是一堆的家务琐事。
比如她的妈妈凯莉每天不做任何事,只泡在肥皂剧里,还喜欢在洗脸池里洗梳子,导致水管被堵漏水,凯莉自己的房间地板被水管里漏出来的水浸湿。累了一天的乔伊来不及脱下工作服,就跪在地板上,撬开木地板,开始修理被爆掉的水管。
生活里的困难从来都是接踵而来。
但乔伊没有被无情的生活打败,因为她找到了成功的方法:正视困难,从困难中学习。
为了能快速高效的把地板拖干净,就是一天什么也不做,只擦地板也未必做到,而且还有用手拧干抹布,想想都觉得很脏,于是她想:能不能有一种更好的工具让自己快速高效的拖地,又不会弄脏自己的手?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乔伊马上开始构思画图,做模型,不断调整修正设计图,最终,她终于成功设计出一款可以旋转的塑料拖把,高效快速也不会弄脏手,经过乔伊的不懈努力,这个神器的“拖把”在美国大卖,乔伊也成为了美国梦的现实版人物。
但拖把女王只有一个,不是每个带着娃的妈妈都会像拖把女王那样敢于直面困难,还从困难中激发创新的。
从小到大,我们常被教育:失败乃成功之母。但真的当我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很多人不见得如道理中说的那样,珍视这份孕育成功的机会,从中反思需要改进的问题,恰恰相反,很多人反而会不接受自己的失败,选择避开失败。
在《黑匣子思维》这本书里,提到一种说法,叫“认知失调”,就是说当我们的信仰受到挑战时,内心会感受到不安。所以,我们会对证据作出修改,粉饰认知,或者干脆忽视证据。
遗憾的是,这种认知失调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本性,当我们越是笃定自己的判断,就越容易对质疑这些判断的证据进行认知上的修正,而且修正认知的过程无穷无尽。
按照自己的信仰以及价值观不断修正错误的认知,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持续闭路循环,也就是错误和有缺陷的信息被人为曲解,忽视,最后造成失败之后依然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但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优秀的企业组织,之所以会成功,不是因为他们不会遇到错误和有缺陷的信息,而是他们会开路循环,把错误的反馈信息进行妥善处理,以保持不断的进步。
贝克汉姆是全球家喻户晓的英国足球运动员。他最擅长的就是任意球和传球。在贝克汉姆6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练习颠球,练习了6个月之后,他才可以颠球50次,再过了6个月,他可以颠球到100次,到9岁的时候,他竟然可以颠球2003次。而在这个看似只有足球天才才能达到的记录,只是在3年里,无数次的练习,失败,再练习,在失败的循环中学习来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典型的《黑匣子思维》,就是在失败之后,总结教训,从教训中学习的决心。
《黑匣子思维》其实也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树立了这种思维,就会把困难视为学习的机会,乐于与他人合作,也会积极对待失败和错误。
而与成长型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是固定型思维,这种思维会让人认为,自己无法战胜困难,随时担心失败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如果自己失败了或发生了错误,也会害怕自己受到他人的谴责。
那么对于个体来说,如何才能让自己树立成长型思维,积极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带动进步呢?
1,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不要把错误看成一件羞耻的事情,而是把它当成一种鞭策和教育。当错误已经发生时,不急于粉饰错误,逃避错误,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要有勇气和智慧的看清错误的本来面目,在自己以及他人的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2,学习批判性看问题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被称为“证实性偏见”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当你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你会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的信息,而那些可能推翻你的观点的信息往往会被忽视掉。
古代有个故事就是说的这种现象。说: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所以,学习批判性看待问题或者失败,不仅要搜集信息“证实”你的观点,更要从“证伪”的角度看待你的观点,既要从正面证明,也要从观点的反面提出质疑,这样的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可靠可信。
3,应用边际收益方法解决问题
把一个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然后对每个目标加以改进,再把这些改进的地方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就更容易成功。
4,主动与失败建立联系
尤其在年轻时期的求学阶段,不是一味的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知识,这时就学生不是为了考高分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即使遇到困境与失败,也是灵感的催化剂以及促进进步的良机。
除了个体自身的努力,社会各行各业要消除对失败的谴责氛围,当社会整体倾向于对失败的谴责时,最终的效果并不是正面效果,反而是负面效果。对于个体而言,当人们喜欢谴责失败时,个体因为害怕担责任而拒绝承认错误,或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只有社会整体正确看待错误,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遇,才会让人们更加主动的公开错误,并在错误中学习,共同进步。
其实,失败和成功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形影不离,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错误或者失败,但如果一遇到错误或失败,就逃避错误,或轻易放弃,那么进步也无从谈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