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的“破”有点惨,因为老子要彻底破掉个人的主观成见、但却往往被骂成了没有情感的“腹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常译]天地不情感用事,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待百姓(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
[我译]天地没有好恶之心,不会留恋什么;圣人也没有偏私,不会去和谁刻意攀缘和抱怨。
[沉思]刍狗,古代祭祀代替真狗而用草扎的狗。就像现代的纸人纸马、冥币元宝之类。看着这个词,我觉得它的突出特点是:用过即舍。不管它多美观,在祭祀中代表的价值多么大,但是用完就烧掉了。
春去春来,花谢花开,天地不会因为一朵花的美丽而打破自然规律挽留它永远盛开。同样,开明之人对待感情也是顺其自然,不会特别攀缘和抱怨。两情相悦,好好相处;互无感觉,何必倒贴。不限于男女之情,人和人的相处,无论你多么用心刻意,对方当时可能会感动感激,但只要感觉不对,两人内心终无法真正契合。感情的事,是最没法讲“精诚所至”、“铁杵磨针”的。很多感情上的坚持,到后来都变成了自取其辱。相反,一切顺其自然,展示真实的自己,两人即便不能天长地久,最起码也能彼此舒服。
说百姓都是刍狗,当然也包括自己。被冷落又怎么样呢?很多事对个人不公平,但站在更高层次看,却是高纬度的平衡。比如你已经40岁,在努力向单位的中上层靠拢,但因为上边一个“干部年轻化”的政策,就要看着自己的下属轻而易举地爬到自己头上,或由上级单位空降了一个小孩来管理自己,公平吗?对个人来说,努力了这么久,只因年龄大而不得,不公平。或许有人还借此钻了空子、个别小人获益。但顶层的那些“圣人”只是着眼于用年轻提升整个团队的创造与活力,这个世界的人智商相差并不大,培养谁不是培养呢?而且年轻人的可塑性更强,这个政策并不是故意针对谁,自己又何必生气呢?做好自己,想好未来,是去是留、谋定后动,做个潇洒、明理之人,最后还可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最不值的就是在单位东抱怨西捣乱,混成祥林嫂或和珅,最后落得半世英名付东流。
可是反过来再看看,每个人和我不是一样很可怜吗?生而为人本身就是一种苦,大家活着都是天地和大人物眼中的刍狗而已,歌词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我说“人何苦要为难人”?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善待他人,才可能有更多的人和我们报团取暖。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常译]天地之间,不是像个风箱吗?虽然空虚却不会穷尽,愈鼓动就愈生出风。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
[我译]人世间的关系就像拉风箱一样,在无形中互相牵扯影响,稍稍一动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即便)说多了,可选择、可回旋的余地也就少了,还不如安守本心,做好自己。
[沉思]最难懂的是人心,最难放的是人情。人自从一出生,就要扮演各种角色,父母子女之情、兄弟姊妹之情、朋友之情、师生之情、同事之情……纷纷杂杂,烦烦扰扰,自己说话、做事能不引起误会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必要求得到的更多呢?做好自己,其余的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过多的关系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支持。人是需要感情支持的,但并不是说交往的人越多获得的助力就会越大。很多成功学在讲“平台”、讲“圈子”。但要知道,进入平台和圈子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获得助力。而当下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方便,我们很轻易地就能联系到一个行业最优秀的人,获得最好的培训,只要自身有很强烈的愿望和不错的资源,就能获得相应的助力。所以,一个人得到支持力度的大小来源于自身价值的大小,而不再自己的人际关系广泛度。一个人把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人际关系时,哪里还有时间提升自我呢?即便是最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营销行业,一个销售员最重要素质还是在于人际沟通能力配合专业素质,而不是泛泛的人际关系。
过多的交往并不能解决内心的孤独。孤独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感受,很多人化解孤独的方式就是攒饭局、上牌桌、进歌房……殊不知这样的只会让自己一时分心,想不起来孤独的事情。但热闹过后,内心的落寞就会加倍上涌。这就像吃安眠药,服用越久剂量越大效果越差。真正解决孤独,还是要自己去正视孤独,和自己对话,去理解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需求,再从外界寻找优质资源,那些能够让自己成长的资源。
过多的期待只会使人际关系紧张。适度的寻求他人帮助会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让别人更喜欢自己。但“我要、我要、我还要……”的交往模式就像一个充满占有欲的黑洞,对周边的一切吸纳、掠夺、吞噬。最初还能别人出于礼貌对你忍让一时,当到达一定度的时候,忍让就会化为厌恶和愤怒。
过多的对话并不能带来心灵的沟通。天底下没有“理越辩越明”这件事,大多数情况下辩论的结局只是一方的调门压过了另一方,或者说一方的势力强过了另一方。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中美关系的紧张并不是因为缺乏沟通而互不了解,而是因为美国并不希望中国实力强大,因此不断制造各种舆论冲突。对比现实,对于不愿意敞开心胸的人,或者根本不在一个频道的人,我们是没有必要解释那么多的,说得越多,误会的也就越多。懂你的人自然懂你,不懂你的根本没想过要懂你。
说到底,个人的事,决定因素还是在自己身上,遇到事情,盲目的抱怨、四处寻求支持,只会弄得按下葫芦起了瓢,到处起火。比如同一个问题,父母、兄弟、老师、同事给你的建议都不同,你听谁的呢?要知道,真正了解当下情况的,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只有你自己。与其因他人言行让自己的内心和事情变得更为杂乱,不如把关注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好好想一想问题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