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课程发布会于1月8日晚在线进行,在课程方面作了稍微的调整。新增了三门课程,分别是《红色之旅》、《花儿朵朵开》、《对话生活》(PBL项目式学习)。
以下是老师对于《对话生活》课程开发的精选思考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1】
宁都黄桂兴:无论是助教还是助学,没有真正进入教育的核心,知识课程的传递者,记录者。作为教师,可能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不仅仅是教好眼前这一班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启发更多的人。桃李满天下可能是每一位老师的梦想。过去很难做到,就连孔子的成才率也不高,现在网络社会,空间无限制,我想参与其中,出一份力。我一直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其一。其二,宁都县的互加网络课程参与、推进、生成我都见证过,甚至作为课程负责人开发学科融合课程,从理论上进行可行性验证。2019年秋季,有幸参与《我们这样做网师》课程运营,更加近距离的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课程。由时朝莉老师推荐还参加研学课程开发设计课程。我想对课程研发有一定帮助。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2】
黑龙江孙靖宇:我希望能参加对话生活课程的研发,一是因为我在2019年的时候参加北京大学国培的时候接触到了项目式学习,对项目式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第二,我觉得在25年的教学生涯当中,对于教育教学一直保持热爱,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素材。三是在N师学院第四期的学习中,曾经尝试着做过课程研发。四是孩子已经读大学了,我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对话生活的课程中去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3】
云南范琳琳:我很支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有对其进行过一定的了解。在我的教学中,我也在不断的引导孩子们去联系生活,希望能把生活和教育融合。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具有教育意义,而教育脱离不开生活。我还参与过N6课程的学习以及阅读过《关键在问》,这都让我对提问与对话有了很深刻的理解。本次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PBL项目式学习,这是当前很流行的教学方法。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学习它的相关理论,我也想创设自己的PBL项目式学习课程。授课使用的是CC talk平台,我对这个平台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会为后面课程的开发提供很大的助力。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4】
山西郭建锋:我们自己这里有很多的本地连接产品,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动手实践能力增强,而且还可以让村民家长一起来参与共同完成,本地资源共享,积极投入社会实践中,成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们奖励,凡是参与者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资源产品奖励。带货消费作为学习的动力!我相信可以让每位同学动起来!参与度会很高的!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5】
湖南黄秋婷:说实话,我对于课程研发还不是特别特别了解,但是我认为自己的优势就是,可能对以问题来激发他人心中潜藏的答案有一定的推敲,对于对话还是有比较多的思考的,然后我从小也是一个比较孤独的人,所以小时后就习惯自言自语,很多人都觉得我很奇怪。但是,当我逐渐长大了之后,我越来越发现,每次我遇困难或疑惑,我都会自己去进行自我对话,也就是他人所谓的自言自语。
所以,我经常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去挖自己的答案,我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分析种种情况,因为已经习惯,也因为这种多次对话,所以潜意识里很多的答案也都会慢慢浮现,而浮现的意识就会影响我人生的选择,它会让我更明白自己内心所想要的是什么,因此,我一直都是在随心而行,做自己想做的,包括回到小学母校村小教书也是一样的。我想这就是对话的力量,它会刺激很多想法的产生,也会让你去发现真正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大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找到真正的自己和自己所想要的从而解决生活里诸多的矛盾或疑惑,真的会很美好。
曾经我只认为自己是自言自语,而后接触了对话之后,我想发现也许就是因为自言自语所以我才能够一直保有最初的力量吧!
所以,我想如果参与对话生活,我想我还是会有一小些些基于问题通过对话去寻找他人内心真正想要的路径的小小经验。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6】
河南三门峡孔玲:1、对于这个课程充满兴趣,愿意深入其中搞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也感觉到这样的课程对于孩子来说多么有教育意义。期望我和学生在课程中都能有新的成长,具有“生活力”。2、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对德育教育、习惯养成等方面有一些经验积累,也参与到省市级的一些课题研究中,执笔写过研究报告和论文,有一定的理论基础。3、有着不断学习的期望和动力,期待自己能尽己之力做些正确的、想做的事。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7】
河南商丘李渊文:我期望有机会能参与课程研发,只因为我喜欢。我参与了河南乡村教育学习共同体,我在我们自己的学校也建立有自己的学习共同体。我是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也是河南省名师培育对象,我坚持着在读写中成长,每年读书在30~40本,书写在20万字左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优势,也不知道对课程研发我能做多好。但我知道我做事很用心、很执着,我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8】
河北唐山梁玉红:我参加过雨鑫老师的可视化课程设计线下工作坊,了解了一些课程设计的底层逻辑。我自己重视整体思维,思维清晰有条理,也能够使用内容、过程、结果可视化的方式来设计课程。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9】
甘肃马正文:对话生活课程,不管是城市孩子,乡村孩子各有各自的环境区位优势,乡村孩子们共创的乡土课程可以和城市孩子进行对话交流,凸显乡村独有的优势,从而建立乡村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习探索欲望。 陶行知思想非常符合乡村孩子的学习环境,教会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老师也要边教边学,教学合一,对话生活课程能让孩子们了解自身,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习俗,文化。真实的认识自己与他人,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做真实的自己,做真学问,知行合一。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10 】
陕西西安姚福宪:我1990年上长安师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的教育情怀,1993年毕业至今一直在乡村小学从事基层教育教学工作,坚信“德高为范,学高为师”。时刻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始终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信念。今年有幸参加百威“烛光点亮梦想”线上教师培训活动,当得知《对话生活PBL项目式学习》招募活动,特别激动,彻夜难眠,小乡村,大文章,我从事的乡村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展示的大舞台。我想通过平台专业老师的培训,将遗忘的伟大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找回来。我的理解是互加课堂通过对话生活开展课程开发与课题研究活动寻找现代教育的弊端,现代教育缺失的大思想,为现代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期盼充分将乡村学校的优质资源展现给大家,激励孩子们立足乡村,与生活对话,与自然对话,与陶行知先生对话,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不在贫瘠,振兴乡村教育也是新时代中国梦的一部分,期待乡村教育在对话生活中绽放出美丽的光环,为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献礼!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11】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一直被沿用至今,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生活是有教育意义的,教育也不能脱离生活。所以看到对话生活这几个字,马上就让我联想到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让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很高的期待。 在这门课程选择的教学方法是PBL项目式学习,公司的时候就跟着小组的组长黄老师接触过这个学西方这个教学方法在N4的时候,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了解过 PBL项目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要素当中,我特别喜欢的是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以及要有真实性。而这些要素就很好的与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所吻合,需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探索知识,求真求实,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本土的教育理念支撑最新的教学方法,让我对这门课程充满了期待,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加入这门课成为他的共创者。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12】
四川邓亚军:查资料得知项目式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老师为支持和鼓励的角色,学生们在小组中也承担着各自的角色。老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和更多的资料来指导小组学习。赋予学习者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联系此次的“对话生活”,借《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来说,正是社会不断地对儿童予以种种刺激,激发他们在知,行,意,识等方面的兴趣,欲望与意志,教育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我们这里的娃娃没有太大的社会环境,只在家乡这里;又加上彝族母语彝语,学习时又要用汉语,他们的成绩很低!我想让他们感知生活,感知拥有,拥有“我想学”“我好奇”,让教育真正发声,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娃娃们真正经历学习,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13】
湖南长沙熊慧琴:项目式学习是Project-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积极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以此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应用。项目式学习进入教育中小学教育领域,就需要吸纳对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思考。项目式学习是一片属于教育实践者的天地,教师可以自由发挥教学和领导艺术创造性地教学。这当然是我要参加的理由,我喜欢思考,也喜欢接受挑战,且这与我目前做的课题研究也有很高的关联性, 当然要申请加入。就是希望能过从班级,到年级,到全校,以后甚至到全区都能加入互加的学习。我希望我的成长能够推动这一愿望的实现。毕竟这是对师生都有好处的课程,我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坚持到底。
【课程开发思考推荐14】
河南三门峡李猛:我对 对话生活这个课程的初步了解,就是去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不是一个只是学课本的机器,而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学习,去感悟,去体会人生,往往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变成了读死书,死读书,一种逼迫式学习,但我们要让孩子们去感受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去了解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物的一颦一笑。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情感价值观,去寻找生活当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