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如今换一种逼格的说法就是“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道理很显然,凡事不可急于求成,克制与坚持往往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经之路,这涉及到延迟满足的概念。
一、什么是延迟满足(delay ofgratification)?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Laura E. Berk在《儿童发展》一书中,把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定义为“等待一个更适宜的时间和地点来从事一个诱人的行为或者获得一个欲望中的物体”。这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通俗点说,就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放弃当前的蝇头小利,再通俗点说,就是忍耐。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
研究者在一所幼儿园里发给数十名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吃掉了糖果;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用各种方式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二、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
实验证明:较高的延迟满足能力预示着个体更能获得成就,于是家长们欣喜若狂,感觉找到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捷径!
担心孩子缺乏耐心的家长们,对于孩子“Right here ,right now”的心理诉求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
想买玩具,以后长大了买!
想去旅游,以后再去!
想吃麦当劳,以后再吃!
总而言之我们要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
这是对延迟满足的误解,而家长之所以常犯此类错误纠其根本就是忽略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那么该如何远离这些误区?延迟满足到底在何种情况下生效呢?
1、延迟满足应符合孩子年龄特征
米歇尔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在针对更多孩子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在8-13岁的时期,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
可是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习得延迟满足能力,将“决不能惯着孩子”的理念贯穿始终。于是家长面对孩子的嚎啕大哭,选择视而不见,等他哭完了再抱。这不仅违背了延迟满足合适的年龄,更是忽略了孩子的早期依恋的建立。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事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的恋爱关系中起到作用。
因此家长们不宜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2、延迟满足的对象不该是基本的生活需求
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家长为训练孩子的耐心,便在孩子发出饥饿的信号后,故意不理睬,过个好一会才去满足。
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能力的训练,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正常、合理的物质要求可以随便被故意“延迟”。孩子饿了要吃,冷了要温暖,困了要睡都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家长不应盲目地将它们作为延迟满足的对象。
延迟满足的对象可以是想要兼得的鱼和熊掌,孩子逛超市既要心仪的玩具又舍不得放弃可口的零食。“两个之间选一个,还有一个下次来买”也是一种延迟满足,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培养孩子等待的耐心,更可以让孩子懂得珍惜。
3、安全的延迟满足环境
午餐后,妈妈分苹果,拿着一大一小两个苹果,说谁这次吃这个小苹果,下次就能吃最大苹果。让哥哥做出选择的时候,他大声抗议:“不要下次吃大苹果,我现在就要。”
哥哥没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吗?不一定!
可能历史经验告诉他,就算下一次有大苹果,妈妈可能会说弟弟年纪小,应该让着他。何况谁也不能跟他保证下一次的大苹果会比这次的大。
当孩子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环境里时,他无法信任大人给予的许诺,甚至他们认为只有当下吃到嘴里的才是自己的。因此安全感是孩子习得延迟满足的一个必要条件,家长对孩子做出的许诺应该按时实现,更不能把延迟满足变为取消满足。
4、未来时间洞察力
未来时间洞察力( future time perspective,简称FTP)指个体对未来目标的信念或取向。延迟满足将个体对未来目标的期望和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调节行为,其发展受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影响。
人们是否选择延迟满足这一行为,会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包含对于特定时间后得到“奖励”价值的评估,当前的行为对未来目标的实用价值,延迟满足特定时间的长短等。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由结果期待和价值评估决定,该理论可解释延迟满足中的动机因素。当一个人告诉你这次不去游乐园下次带你去看电影的时候,看电影作为相关选择物对你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时,延迟满足是无法建立的。由此可见FTP通过影响相关选择物的期望和价值来影响延迟满足。
感知功用性( perceived instru-mentality),指关注现在行为的实用价值,个体通过评估行为的有效性预期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例如将不看电视作为现在行为,取得好成绩作为预期目标,如果你接下来不看电视你就能取得好成绩,那么考虑其感知公用性,当你觉得并不是必然的时候,无法建立延迟满足。
尽管FTP会影响延迟目标的价值归因,这一效应仅发生在时间距离适中时,在太近(如1周)或太远(如10到20年)的未来并不明显( Zhang,Karabenick,Maruno,&Lauermann 2011)。
在一定情况下,特定时间越长,延迟目标的价值会被弱化。
现在我告诉你,我可以马上给你10块钱,但是如果你现在不拿这10块钱20年后我给你20元,你作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