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
听完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分享“成为高效能人士,你只差这一个习惯”,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
二 我学到的
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四部分:
1 什么是高效能人士需要养成的首位习惯:积极主动
2 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为了成长,让人生更美好
3 如何养成:分身术、人类行为本质模型TMBRT
4 辅助工具:自我觉察表
更详细内容请看思维导图,直接点击“成为高效能人士,你只差这一个习惯”听易仁永澄老师的分享,收获更大!
三 我想到的
1 东方古典的智慧:三思而行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这里孔子的话有很多种理解,我最喜欢理解是: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说:“(不同角度)以外,再借鉴以往的经验,也就可以了。” “三思而后行”是教育我们要做事前多思考,考虑周到,是一种成熟负责的表现。重要决策之前全方位考虑,对解决问题,选取最优决策也有很大帮助。
然而我想到的是:不仅仅在事前,在事中,也即当下,也是需要三思而行的。思维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快速的思考,跳出自我局限,决定下一步行动,对我们帮助更大。
为什么这么讲呢,请接着往下看。
2 西方心理学: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以上源于百度百科。干巴巴的理解有点困难。我举个例子吧。
我有事打电话给老公,通了没人接,我可以觉得因为他不重视我的电话所以不接,由此继续夺命连环call对他发了一通脾气,我也可以理解他可能在忙,给他发微信留言希望他有空能回电
前因:我有事打电话给老公,通了没人接
B1:我觉得因为他不重视我的电话所以不接 C1:我继续夺命连环call对他发了一通脾气
B2:我觉得他可能在忙没空接 C1:我给他发微信留言希望他有空能回电
而不同的C1和C2,可能是后续事件的前因,引发一系列不同的后果。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很多呢?很多事情,只是一念之差,这一念是不是积极主动,会导致后续一系列的不同。
经常有人会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言不合就翻脸、一点点挫折就全盘否定自己。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人都会有一些不合理的观念。
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忽略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强调个人意志。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
过分概括的评价,以偏概全,体现在评价自己或他人时,一某一件或者几件事代表了整体价值。例如仅仅是一件小事没做好就觉得整个人生都好失败。
糟糕至极的结果,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结果会非常可怕。例如“毕业时没找到好工作,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忽略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陷入不良情绪无法自拔。
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a. 人可以是有理性的也可以是无理性。但按照理性去思维、行动,会更愉快和高效能。
b. 情绪是伴随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根源在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
c.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3 积极主动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信念
学会了积极主动的思考,才会明白,往事不可及,但是可以反省自我,把握当下,创造未来。
学会了积极主动,跳出自己的局限,不被情绪所控制,积极主动的思考,做选择,采取积极地下一步行动,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我因为老公没接电话而生气的时,如果跳出生气这种情绪,以一种冷眼旁观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我就会发现,我并不是因为老公没接我电话而生气,而是因为“他不接我电话是不够重视我”这种想法而生气,而这种想法,是主观臆测的不合理的想法,会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因为我希望自己受重视。但是客观事实是:我受不受重视,和我老公接没接电话根本没有关系。于是我给老公发了讯息。我想这样的处理方式,一定比夺命连环Call,接通后发脾气好。
四 结语
拿自己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做例子,是为了说明: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随时随地可用,一点一滴的会让人进步,让自己更成熟。
感谢易仁永澄老师的分享,期待分身术训练营的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