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研修第三节(3月10日)
第一部分:意识 觉察 觉知篇
一、意识比知识重要:
随时保持警觉,意识比知识重要;知道和谁说话,比说什么重要。
心理学对意识的定义: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任何心理活动或过程都是在意识这个背景下进行的;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临床心理学第三版),个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个体意识的产生取决于他的社会实践,取决于他的实际生活。这是意识的正常表现。【当然在临床工作中,意识障碍的判断也很重要。我们常常把人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叫做周围意识,对自己状况的认识叫自我意识。(周围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混沌、昏睡、昏迷---意识清晰度降低;谵妄、精神错乱----意识内容改变;朦胧状态、梦样状态----意识范围缩小。自我意识障碍:存在性障碍、统一性障碍、同一性障碍、自知力缺失)。】
在工作中,我们接受的培训告诉我们沟通很重要,但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百人百见。之前听到的培训课程说在人际交流中,要做到高效沟通很重要,方法也很多,但我总是学不会。估计也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也刻意去学了一些的沟通的技巧,比如见人主动打招呼,学会面带微笑,言谈举止要温文尔雅,但做起来总感到不自在,甚至有时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自己也弄不明白是个啥状况!直到今天沟通的意识比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犹如安全的意识比安全的知识更重要,我们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的意识是关键的第一步!
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沟通的意识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人和人之间不是没有交流,而是交流的模式有五个层次:沟通、说服、吵架、冷战、谈判。在这五个层次里,越往下走感情越淡,距离有效沟通的目标越来越远。这五种交流方式或多或少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自我觉察的意识很重要,知道自己在当下处在哪个层次,然后超上一个层次努力,相信试过以后,你才会有体验。
分享我自己的一个故事:由于工作的原因,那段时间和上级下级同级的交流模式一直处于很“火药”的味道!为解决问题,几次召开工作座谈会,到最后似乎我总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气,往往要发言很多,本来以座谈交流沟通会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工作说服会议,当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莫非吵架和说服是我一贯用的交流方式,给他人扣以“强势”的高帽也来自于这里?浑然不知,已熟用多年!所以沟通的意识比沟通的技巧更重要!意识比知识重要。
二、 人们的意识水平具有较大差异
一个人的意识水平很不相同,差异很大。让我们做个试验: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刚从外面回到家中,打开门后,你看到了什么?测试发现,有的人只看到了平面或局部:如看到了周围的墙,看到了客厅或是书房;而有的人则能看到天花板的颜色、地板砖的花纹,以及上下左右各个方位。人和人的感觉阈限差别很大。即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觉察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阈限越少,即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是觉察的能力。
三、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弗洛尹德将人的心理活动解剖为三个层次:
1、意识:是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即觉醒状态下的觉知。遵循“现实的原则”,是片段的、暂时的、能用语言表达的思想。
2、前意识:即当前未注意到的,不属于意识,但经提醒或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即觉醒状态下的可觉知。保持对欲望的需求和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要求和个人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
3、潜意识:指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不能进入意识被个体觉察的心理活动。即觉醒状态下的不觉知。是人类心理原动力所在,其活动遵循“享乐原则”。
四、每时每刻保持觉察的意识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每时每刻保持觉察的意识。例:作为人的咨询师和作为咨询师的人的区别;作为母亲的女人和作为女人的母亲区别。不要问原因,一定要知道目的;咨询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不回答question问题回答problem的问题;教师回答question问题,传道受业解惑,咨询师角色回答problem的问题,启发、引导、支持、帮助的过程。
第二部分 心理状态评估篇
一、死与活;正常和异常;健康与不健康
心理的死与活:眼神的交流,判断对当下做出的反应。咨询师首先必须确保和“活人”答交道。其次判断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依据三原则,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例:一个人为什么见什么都害怕?先判断主客观是否一致?(你知道那是绳子吗?);若没有,是不是有人拿绳子抽过你?有,PTSD;没有,你见到绳子就害怕,曾经什么时候有类似的害怕?自由联想到蛇,把现在当成了过去,即移情;一切围绕“情”走!一个人对经历过的事物,并不会因时过境迁就失去所有的印象,而是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在头脑中留下一些痕迹,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痕迹就可得到复现。即记忆,记忆是心理活动在时间上的延续,它使人前后心理活动能联系成一个统一的过程。没有记忆,旧经验无法对当前的心理产生影响,离开记忆,人将无法正常生活。记忆是不准确的:当人们回忆一件事情时,并不能准确地再现它;相反,回忆是对实际发生事件的重构;无论说什么,都是在描述自己心中的风景;描述的事实并非真实的真实:求助者所讲的是对事件的描述而非事件本身;咨询室内的回忆都是当下的回忆。
记忆的分类(按内容):1、形象记忆: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保持在记忆中的形象。它是由感知过的事物、有联系的其他事物或有关言辞所引起的。例如:当我们接到一个熟人的电话时,他的容貌就会浮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它所反映的是对事物概括化了的形象,是事物经常的、共同的特征。2、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理论、规律、数字符号等为内容的记忆。它所保持的不是事物具体形象,而是关于事物内涵、意义、性质、规律等的单词、定义、公式、定理、规则等。比如心理的定义,就是语词-逻辑记忆;它通过语词和逻辑思维过程表现出来,在人的各种记忆中起主导作用。3、情绪记忆:是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又称情感记忆。它所保持的是过去发生过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情绪记忆给人留下美好而愉快的回忆,也可以给人留下悲伤、不快、甚至紧张、恐惧的回忆。4、动作记忆:又称运动记忆,是对过去从事过的运动或操作动作的记忆。这种记忆是技能和惯常动作形成的基础。如:洗脸、刷牙、骑自行车、操作计算机等都需要大量的运动记忆。卖油翁中“无他,唯手熟尔”,估计就是动作记忆在起作用了。
二、 正常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的判断:郭念锋的十标准
1、心理活动的强度;2、心理活动的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力;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
三、四种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心理状态的判断意识很重要)
死亡的心理----不说
不正常的心理----顺着说
心理不健康---用心理
心理健康---讲道理
例如:坐在我对面的小男孩,一直低着头,很少抬起头来看人,手不停的在桌子上做画写样子。简单打过招呼后,我问他“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思考大约1分钟的时间后说“父母不理解我,不应该把我送到医院来,我觉得我没有问题”。问其来医院就诊的原因,小男孩不予回答。一问一答,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眼神交流,暂时考虑小男孩此时的心理状态是“死”的,此刻听不进去任何的语言,交流很难进行下去,只能“不说”。建议其画一张画来讨论,以便进一步状态评估。所以说,在和来访者整个接触过程中,心理状态的评估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认识四个心理状态,对状态保持觉察,不是过程;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首先要有判断的意识:人格不正常,某个状态可能是正常的;心理的判断,只讲状态,强调的是状态,即不健康的状态;不是人出了问题,而是状态出了问题;意识比知识重要;文化决定意识,每个人都是带着文化和人打交道的;提醒咨询师做到每时每刻的觉察,之后你的生活就丰富起来了;不善于观察,就没有差异;觉察即发现差异;观察,这个世界才会改变;要有觉察的意识,而不是觉察的技术和知识;工具不存在过时与否,理论是在不停的变化中的。
第三部分 人格发展理论篇
我们时常问起,如何培养孩子,才能使其长大后自信心更强大些?人格的发展理论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借用吕秀梅老师的总结,珍藏)
一、马勒的人格发展理论
心理学家马勒将人从出生到3岁分为三个时期:
自闭期(0-2月):观察会发现,此期的孩子绝大多数时间是睡觉,完全靠本能、靠反射来生活,如吸吮反射,这是本能、无意识的,不受主观神经系统支配。很多患上了自闭症的儿童,往往他的心理发育期固着在自闭期,没有发展下去,这是0—2个月有问题。
共生期(2-6月):2个月后,孩子开始和母亲有信息交换,很典型的一点是孩子会朝母亲笑,这个微笑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社交活动开始了,有学者叫它为人类第一次社交反应。微笑预告了自闭状态结束,孩子由单元关系进入两元关系,进入和母亲的关系。这时孩子和母亲是融合在一起的,是共生的,他不能把自己和母亲分开,孩子会觉得母亲是附属的自我,母亲的存在就是自己的存在,母亲的疼痛就是自己的疼痛,非常典型的就是微笑不分人,不能区分母亲和陌生人。
个体化分离时期(6个月-2岁):即常说的分离个体化时期。一个孩子要想健康发育,最关键的就是和母亲强大的信息交流,所以说母亲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母亲不能和孩子产生非常贴切、及时的信息交流,将来这个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问题。这时,孩子要变的更独立、更个体化,他开始逐渐区分母亲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人,他咬母亲一口,自己不疼,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母亲不是一体的,是有差别的。这时,看到母亲会微笑,看到陌生人会紧张焦虑,不像共生期的孩子看到谁都微笑。这是人类走向个体化独立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很多精神分析学家把这个时期叫陌生人焦虑期,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
相反,这个时期若出现问题,在临床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供参考理解)
发展阶段 诊断 人格水平
0-2个月 自闭期 自闭症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组织
2-6个月 共生期
6-10个月 孵化期
10-16个月 实践期 双相情感障碍
16-24个月 复合期 反社会型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自恋型 边缘组织
2-3岁 完整客体 强迫型歇斯底里正常-神经组织 神经症组织
0-3这个阶段在人一生的发展中非常重要。
弗洛伊德也曾说:一个人3岁以后的生命都是3岁之前的重复。说的就是3岁之前形成的人格对个体往后发展的影响有多大。从一出生到3岁,婴儿在认知、人格结构、语言发展、依恋关系等方面对个体往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是为何呢?这是缘于人生的每个时期都需要完成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任务完成不了,就会在心理健康的发育上受到创伤。而人在0-3时,发展任务更为密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大咖们是如何从理论上来加以解释的?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五阶段论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依次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具体来说:
口欲期(0-1岁):这一时期,力比多区位在口唇部位。婴儿会时不时将手指或其他东西放到嘴里吸吮,或撕咬吞咽东西等,即使并不饥饿,这会给他快感。这个阶段满足不了,孩子会留下创伤,以后的咬铅笔、常吃指头、嚼口香糖或过度抽烟、喝酒、贪吃等都会延续。
肛欲期(1-3岁):这一时期,力比多区位在肛门。排泄过程或排泄后肛门区域(含尿道口)的感觉使儿童产生快感,因而常以排泄或玩耍粪便为乐。此阶段应进行合理的便溺训练,使其学会控制排泄过程,以符合上个阶段的延续。
性器期(又称俄狄普斯期或竞争期)(3-5岁):这一时期,儿童注意到两性器官的差异,性感区是生殖器;同时会对异性父母产生恋爱,如男孩的爱情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由于爱母便仇父,男孩对母亲的性爱称为恋母情结;女孩反之,把母亲作为多余而置于一边,称为恋父情结。儿童希望自己取代同性父母一方。取代失败,便会感到力量不行;取代成功则意味着杀父娶母成功,这在伦理上是接受不了的,因而会难受,产生内疚。于是便必须压抑这种情绪而被迫与他们认同。此时超我便产生了。
潜伏期(5-12岁):儿童的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如体育、学习等,性欲对象为年龄相仿的同性别者,且有排斥异性倾向。
生殖期(11或13开始):这是性本能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青春期来了,女孩大约11岁,男孩约13岁开始,随着性成熟,性能量涌动出来,性欲对象成了异性。这个阶段,想努力摆脱成人束缚,建立自己的生活,不免与成人产生摩擦。
前三个阶段间隔时间短,对人的影响更大。弗洛伊德认为,在力比多发展过程中,儿童在某一阶段若得到过多满足或受到过多挫折,就会在人格中留有该阶段的印记,造成他在某一阶段的固着或退化。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顺序按有机体成熟程度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发展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化。顺利度过危机是一种成功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和环境的适应;不成功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八个阶段具体如下:
婴儿期(0-1.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如果母亲对婴儿给予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在生理需要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康宁、环境的舒适,从而感到安全,产生信任感。如果爱抚和照料有缺陷,婴儿将产生不信任感。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会利于儿童躲避危险,但信任感应当超过不信任感为好。如果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儿童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这种儿童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易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如危机不能成功解决,其人格中便形成恐惧的特质,这种儿童易胆小懦弱,易成为不信任他人、苛刻无度的人。
儿童早期(1.5-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自主性意味着个人能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能力。此时的儿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反复使用“我”、“我的”等字眼,凡事想亲历亲为,表现出强烈自主的意愿。这个阶段也是规则建立期,故成人尤其是教养者不可能允许儿童为所欲为,而是要按社会需要、社会规则来要求他们。但如果儿童受到严格训练和不公正对待,就会产生羞怯和疑虑。所以,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应当掌握好分寸,既要给足够的自主空间,又要在不伤害儿童自尊心前提下给予必要节制。关键在于父母的态度,态度对了,情绪就对了,这时采取什么行为就不那么紧要了。如孩子玩自己的便例,家长先别急,可以缓下来,微笑着问他:那有什么好的?孩子读出了你稳定的情绪,然后再采取行为。危机成功解决,儿童将形成意志品质,就是有进行自由选择和自我抑制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否则就会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顺利过度这个阶段,有利于儿童为未来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准备。
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发展任务为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顺利度过前两个阶段的儿童己认识到自己是人,在这一阶段,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充满想象力,行为也更具目的性和主动性。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他们检验各种限制,确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表现出对性别差异特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遭到禁止时,便会产生罪疚感,而后便以一种新形式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个阶段,如若父母鼓励儿童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他们便会发展较多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获得勇气;如果想象力和创造性表现受到成人嘲笑挖苦,就会产生罪疚感,丧失自信心。
学龄期(6-12岁):本阶段的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如表现不能合乎家长和教师期望,本身不被同伴接纳,就会对自己感到失望,体验到自卑感或无能感。
青春期(12-18岁):由于生理急剧变化及新的社会冲突和要求,青少年变得困扰和混乱。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发展危机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这里的同一性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包括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理想和责任,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握事件时的内在自信等各方面的协调整合。
成年早期(18-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如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就会导致乱婚。
成年中期(25-65岁):本阶段,个体进入繁殖对停滞的时期;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这里的繁殖,不仅指生儿育女,关怀照料下一代,还指创造新事物和产生新思想。
成年晚期(65岁以后):人生的最后阶段,发展危机是自我整体对失望,发展任务为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那些在人生旅途上留下太多遗憾和空白的人,会因无法重新选择而体验到深深的失望和厌倦。(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