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轮窑厂算起来一共有4座,其中有2座属于我们村(大队),还有2座是属于隔壁村和附近村每村各1座。轮窑厂是用来烧制红砖的,主要是供应我们当地的市场,用现在的话来将属于经济的内循环。地方上有了轮窑厂,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建设,对改善地方经济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轮窑厂算是我地的第一批乡镇企业,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次尝试,虽然它们现在都已经走进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一个个记忆的符号,但它们对我地方的贡献功不可没。
首先兴办轮窑厂的是我们村,我们的村办轮窑也是在一个村办小窑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轮窑厂建立于1980年代初,那时候市场经济刚刚兴起,有人就看到了机会。因为之前就有一座不大的砖瓦窑,等于是对市场行情有一定的了解,80年代农村自建房开始兴起,我们村决定在原有小窑厂的基础上创建一座大型立式轮窑,从原有的半手工改为机械化作业,从原来烧制青砖小瓦改为只烧制红砖。窑厂占地面积也从原来的大概一两亩面积,一下子扩大到几十亩,人员也从原来的不到十人,扩大到百多人的规模。生产的产品从原来的每年不到十万块,增长到每年几百万块优质红砖。可以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有一点现代企业的雏形。
轮窑厂是属于村办集体企业,收入能贴补村里的支出,减轻我们村民的负担。效益好的时候,还能分点红。轮窑只有一个产品--红砖,本来也打算烧制琉璃瓦,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外乎技术,资金和原材料),最终没有搞成。
烧制红砖的基本原材料是粘土,需要那种容易成型的土,而不是沙土,因为沙土很难成型。而我地恰恰就是粘土,非常适合制作砖坯。另外的材料是煤碳。煤碳有两种,一种是拌入泥土里成为砖的内部燃料的煤,也可以用到煤渣,还有一种则是用来烧制砖坯的标准煤。如果要说还需要其他材料,那就是无处不在的水。我们的窑厂就建在溪边,水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制作砖坯是半自动的大型机械自动完成,需要人工辅助某些工序,譬如切砖。切砖是非常危险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经验与技巧,操作时也要全神贯注,否则有可能出事故。制砖的泥条从机器的口里源源不断地挤出,被推制砖台上,工人操作机器麻利地将长泥条切断,随后将一整段的泥条推入机器的切口切成砖坯,切好后自动推到托砖板上,然后人工用手顺一下放到砖车上拉去码垛凉放。制砖操作一气呵成,几乎没有停歇,因为泥条在源源不断地出来,一环必须紧套一环,如果一环出错,机器就要停下来,整个流水线都会受到影响。
晾晒好的砖坯被装进窑里,一层一层将窑洞塞满。砖坯码放有一定的技巧,互相之间不能完全紧密排列,而要留出一定的间隙,以便煤火充分烧透。砖坯装好了,就可以将窑门封起来,一是为了能将火关在窑里,二也是为了安全。
轮窑厂点火比较费事,需要先用到木材引火,待火烧到一定的程度,才慢慢将煤引燃。煤的火力足,热量值高,灰烬少,有很多优点。点火是比较有仪式感的事,因为点着了以后就要考虑不能随便熄火,否则浪费钱财。
煤点着了,才算是正式进入烧制环节,这个环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日夜不停的烧。砖坯本身是由粘土制成,它是不易着火的,但因为有煤不停的烧,砖坯也像铁块一样被烧得彤红,而砖坯里面的成分也因此而起化学变化。烧制好的红砖具有刚性,坚硬如铁,是农村盖房的主要材料,非常畅销。
轮窑之所以是轮的,就是因为它能轮流烧。轮窑是由很多的小窑组合而成,几个窑洞或者十几个窑洞围成一个圈,每一扇都是独立的,里面又互相连通起来,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整体,好像”地道战“里的战壕,这一扇窑烧制好了,就可以熄火闭窑,继续烧紧挨着的那几扇,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一窑砖烧制好了,需要闭窑焖上几天,主要是促进后熟。后熟的时间不会很长,通常也就2-3天时间。后熟之后,就要开窑冷却,因为窑里的砖是经过高温炙烤的,闭窑后窑体内还有大量的热需要慢慢散发掉,人才能进去将烧好的砖运出来。
出窑一般都是汉子们的事,因为高温,环境恶劣,还有劳动强度大,女人不适合这样的工作。出窑时,安排几个人在窑洞里面搬,另外一些人用平板车从里面拉出来,到外面的场地上码垛,或者直接码到早已等候在窑洞边的拖拉机上拉走。
80/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前后,都是房地产发展比较快的年份,所以,红砖的销量也都非常好,除了偶尔有淡季会积压外,大部分时候都是烧制出来没多久就被“抢”光。因为一开始我们十里八乡就一座轮窑,而农村自建房的风头正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需求。特别是一到下半年的旺季,拖拉机都需要提前排队等候,有时候要一直排到大路上,有半里路长,宛若长龙,煞是壮观。忙的时候,一台拖拉机一天大概也就只能拉1-2车,平常可能在同样的距离情况下能拉3-4车,由此可见其火爆程度。
到了90年代后期,因为红砖的市场持续看好,而我们村也已经有一定的资本公积,于是,大家商量另寻地址,再建设一座新窑厂。
新窑厂离老窑厂大约有3华里路左右,选在一座水库边,水和土都比较方便。因为有之前第一窑厂摸索出来的很多经验,还有经过实践培养出来的工人师傅,管理团队,所以第二座轮窑少走了很多弯路,建设起来不仅省工省时,建设成本肯定也会低不少。
二窑刚开建的时候,附近的村子也跟风建了轮窑,而且建了两座,加上我们之前的第一座轮窑,就已经有三座轮窑。而等我们的二窑建起来了,等于我们原来的老乡一共就有四座轮窑了。一下子有四座轮窑轮番上阵,一年四季中几乎有三季都在生产,虽然市场还是有的,但有时候有点供过于求,产品不时出现积压。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看哪行能挣到钱就一哄而上都去干,结果是互相恶性竞争,把路子都做死。
时间大概到了2000年之后,出门谋生的人开始慢慢多起来,很多挣到钱的人就干脆在城市里购买了商品房,而农村自建房的市场也逐渐降温。经过20多年的大发展,农村人该建的房差不多都建了,有些人家甚至翻盖了几次,建设市场也就逐渐降温。市场的风向变了,再不能守着一亩三分地不放手了,我地一共有4座轮窑显然出现了季节性产能过剩。
之后的这些你年,我也一直漂泊在外,对老家的发展与变化了解不透彻。据说,我们村的轮窑经过转变经营方式,将经营权承包给了个人,一开始的几年里效益也还不错。再后来,国家治理环境,由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型精选转型,我们原来老乡的4座轮窑,一是耗费土地资源,二是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都相继被叫停。就这样,我地的轮窑经过兴起-发展-鼎盛-衰落-结束这样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生命循环,后来,窑厂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戛然而止,也就没有人去打理。渐渐的,轮窑巨大的烟囱被拆除,窑体也被逐渐垮塌。
幸好的是,在原来窑厂的遗址上,已经有另外一些经济形式在开展,生意也兴旺。
我地的轮窑虽然算不上是先进的现代化企业,规模也都不大,但在地方上还是排得上号。因为轮窑厂出现在80/90年代,也算是时代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吸纳了我地一部分劳动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促进了地方建设的发展,为我地的地方建设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发展了运输业,特别是以拖拉机为主的运输方式,一开始是手扶式四轮拖拉机,再后来升级到方向盘式六轮拖拉机,运力也提高了不少。因为轮窑的出现,还带动了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搞活了地方经济。至于后来被叫停,那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过去好多年了,轮窑厂的痕迹在逐渐消退,慢慢淡化,可能再过若干年,就难以考证。但,轮窑厂为我地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尤其是它们作为我地方乡镇企业发展的先驱,其意义更是非同小可。对于现在来说,砖瓦烧制那种十分传统粗鄙的工业企业,根本不值一提,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们曾经代表过先进的生产力,曾经走在时代的前沿。
社会总是不断向前,新老更迭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些东西很快就会被取代而消失,有一些会被人们长久地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