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有一位五年级的同学,在上早操的路上被车子撞死了。那时候死亡对我来说,只是早自习时,当死者没有确认身份时,一堆堆家长跑到学校班级来认领自己孩子的模糊印象。
外婆外公爷爷奶奶这些年相继去世了,我在葬礼上哭不出来。我只是看到爸爸的眼泪,惊恐的想到,爸爸失去妈妈了,哭的难受。彼时,我已经不会再天真的去问爸爸,他和妈妈是不是也会老去,我是不是也会有一天会失去他们。还有自己。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死亡。植物也会死去,但它们不会意识到(只是我认为)死亡的来临,也不会有对死亡的害怕和忧虑。默读这句话:“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我是人,所以我也会死去。”正是意识到死亡这件事情,我们才能觉悟到现在“生”的状态。
死亡可以算是必然性的一个范例,没有替代,没有例外,高寿的人只是减慢了这个过程,生病的人只是增加了可能性。但是我们和死亡的距离,从来都是一样的,没有中间状态,也没有过程。(变老是过程?还是到车祸现场的距离是过程?)
于是我们寄希望于信仰,信仰谈论的是大家信什么,有哪些原则和禁忌,想要活的美好,想要信奉那些“永生”之神,反过来讲,宗教其实是赋予了死亡意义。信仰其实是对死亡这件必然事情存在的侥幸。我们害怕死亡,害怕谈论它,害怕面对它,所以宁愿苟活着,宁愿不去想,不去思考,因为这样的思考是无意义的。
在我们出生之前,有很长很长的时间,长到宇宙爆发了,恐龙灭绝了,人类进化了。这和我们的一生,一点关系都没有。在我们出生之后,也有很长很长的时间,长到外星人入侵了,长到灵魂不朽了,长到想象不到以后会发生什么。这些时候我们都是虚无的,是死亡状态的。而活着的这一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短到只是沧海一粟,长到可以从孩提到暮年历经人生百态。我们无需害怕死亡,因为我们从来不曾与死亡共存。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并不存在,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也就不存在了。
那么,谈论死亡的意义何在?在于它的反面。生。死亡的意义就在于你知道你会死,但你不知道你何时会死,所以你只能拼命过好这一天。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透过死亡这面镜子,我们看到了活着的自己。想象一下所有的人都不会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无论何时开始爱情和事业都不算晚,那生活的意义还在哪里?好好活,因为你以后还要“死”很久。
我面对死亡,没有办法。还害怕。我只能安慰自己,过往不悔,未来不追。摸摸键盘,扶扶眼镜,在我有限的生命中有无穷尽的代码要敲和无穷尽的知识要学,每念及此,就悔恨和学霸、大师之间的距离,隔了太多的前世今生。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不能每天用盖饭敷衍,汤面至少要加个蛋吧?!
孤独也许是午后阳光下的一时心悸,也许偶尔的午夜梦回让你湿了眼圈。万物艮长,春风十里,我送你一首西班牙民谣可好,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当我有时想到
我注定会有一死,
我就把毯子铺在地上,
痛痛快快地酣睡一场。
PS:以上来自于《哲学的邀请》这本书的内容有感。如有雷同,应该是我抄书里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