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温柔1906
-
小爱以前很喜欢发朋友圈,大大小小,每张照片都好看,每条评论必回复。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她沉寂了,半个月才发一句快乐的心情,但是看起来状态不错。
这个叫小爱的女生是我朋友,但是不熟,我大概清楚她的性格,很能折腾很能闹,快乐的时候疯疯癫癫,不开心了,就活在情绪之中。
那天我在一家咖啡厅遇见她,挽着一个男人的手,没想到是我的高中同学王浩。我走过去跟他们打招呼,坐了下来聊了半天,终于真正明白她现在的近况,和半个月才发一条朋友圈的心情。
是的没错,他们恋爱半年,现在很幸福。
王浩是我们学校的男神,也是性情中人,感情细腻,喜欢喝咖啡,喜欢摄影,喜欢看电影和旅行。原来小爱以前拍的美食图片,转发的情感读物,去过那么多地方,都跟这个男人有关,都是因为他喜欢。
我一直以为发朋友圈的人内心都是寂寞的,我也不例外,这确实,但不能代表全部人。
小爱说:以前我经常通过朋友圈去分享我所有的喜怒哀乐,不是炫耀,是因为我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喜欢他,我就去变优秀,去闪闪发光让他看到我。不过我也承认以前也是天真,经常为了一些赞和评论去发圈,有种被朋友圈绑架的感觉,而不是冲着自己真正想要的去做。
王浩说:所以她不用发圈了,因为点赞的人已经在身边。
这句情话太写实了,我被震撼住,我想起朋友圈点赞的标记其实就是一个爱心,腾讯不愧是最伟大的公司,点赞的人其实暗送秋波。
最近关于朋友圈的文很多,很多人对这三个字太敏感,有篇爆文叫“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的作者说了一句话很符合人心:朋友圈的本义,就是离你喜欢的人更近一些。
祝你发完朋友圈里的一千种人生,再找到你从未拥有的,极度渴望的,第一千零一种人生,阿哈,我也想跟小爱一样,我们所有人共勉。
-
我们再聊聊深度一点,不能只有故事,没有思想。
我自己是从三年前开始玩朋友圈的,在此之前都在微博瞎混。
三年前的朋友圈是什么样子的?
我记得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自拍,没有那么多毒鸡汤,没有那么多午夜悲伤,没有那么多广告,那时候的朋友圈最多的可能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记录,再多一点的,就是对未来的的天高地厚的宣言。
而今,我朋友圈超规律,每天起床的时间段都是由微商的广告刷屏开始,配上自拍的早上天气播报,再看到各行业的工作情况和各种软文,中午是婚礼的小视频,是朋友聚会下午茶,晚上是漂亮的合照和好看的美食图片,凌晨是毒鸡汤和各大夜场的游戏人生,很多很多,应有尽有。
因为走向社会之后,关于自己真实状态的东西,越来越少人发,我们的朋友圈都无一例外的加满了单位的同事领导,家人朋友和点头之交,以及社会的各种人,包括我也会想,如果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难免会失去安全感,所以只能发些不疼不痒,或者表面风光的东西。
以至于真实情感的表露,可能朋友圈已经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了。
但是你又不能无视它的存在,日常沟通,最新热点,工作战况,金钱交易……
说白了,现在微信就是你的名片,代表你身上好的坏的所有的标签,你的好友人数就是你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这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的链接,也是了解和揣摩这个人最简单的方式,如果有一天你打开某个人的朋友圈,不管是谁,陌生或者熟悉,如果你只能看到一条横线,那么这条线就像心电图一样,宣布你在他的人生中死亡。
我每次看到这些心跳都会漏掉半拍,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所以我们活的越来越酷,一路走,朋友便一路丢。
真是奇妙,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活法在小小的朋友圈呈现,表达出来的含义却大得离谱,好像一不小心朋友圈里的大家都活成了人生赢家一样,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总之是自己想要的就好,无论在生活还是朋友圈。
社交媒体的传播和新媒体的崛起,它高效,交流方便,不限制时间跟场合,与传统不一样。
我觉得这是我不能抛弃的,我渴望了解这个大千世界每个人的人生和故事。所以我觉得发你开心的,发你想说的,发代表你自己的东西,不用去迎合任何人,我也是一样。
众口难调,你爱就好。
但是记得要留点时间给自己,留点时间给书本电影,留点时间给身边爱你的人,人生不只有微信和朋友圈,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