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浪费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自我独处的学习与享受的时间。
今天在朋友圈里,一个学姐问到,一个人去旅行,哪里比较合适呢?下面的回答很有趣,青海,西藏,厦门,还有人干脆指明心系茶卡盐湖的美丽。于是我想了想自己的目的地,好像去哪里都行,一个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享受的过程。高中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坐上环城铁路的公交,然后花上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公交上获得属于自己内心的平静,也只有在那个时刻,我才能体会到属于自己内心的独处,是真正属于一个人,不会被任何人打扰的时光。有人说读书是追求内心宁静一种方式,在我看来,比起一个人在知识路上的赏评,读书的过程更像是寻找内心的朋友,那不是独处自处的有效方式。发掘一本喜欢的书,是寻找的过程,阅读深入他,是一种求索和了解甚至使自己在书中达到共鸣从而获得愉悦的过程,寻找,求索深入,共鸣,这都是双向的。说个好玩的,某些作者大大停更或者挖坑以后,对于无数的粉来说,就好像小心心被蚊子咬了一口不大不小的包,不痛是不痛,却难以忍耐,盼着自家的大大赶紧填坑。
话说回来,独处真的是一种享受,即使在公交车上挤挤吵吵的环境下,我也能够一个人心向往之神即去之。不需要耳机,不需要口罩,也能够将自己隐藏起来是我一直羡慕的能力。流动的人群和静止的自己,这种对比本身就充满了迷人的意味。
上了大学以后,离开了南方的小城,来到魔都感受从未有过的人群,读书在奉贤海湾,实习在闵行马桥,这里大概有多偏僻呢,大概一个就是骑车十多分钟看到大海,出门宿舍就是前拥后抱的水稻田。然而意外的意味却在这两个地方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我在海湾的两年是享受脱离人群去往海边的徒步游走,在那个并不美丽风浪十分大味道还些许不好闻的岸边,能够拥有自己的宁静的世界,然而当我来到马桥的四个月,却让我拥有了煎熬,即使在这乡下的自然景色里,我依然感觉不到内心的平静与独处,是的,没错,我的空间被太多的人打扰了。实习终究不再像读书时当个学生那样自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闲着每天发呆也不允许你有片刻的独处空间,你得学会微笑,学会回应,学会如何融入一个气氛之中使自己不那么突兀,你面无表情发呆的权利也会被一件件小事而打扰,这种时候,独处的时光就更加难得。
人总是个体,生来死去都是一个人的旅行,没有人会陪伴你永久。父母,他们会照看你长大目送你离开祝福你追逐自己梦想的背影,爱人,更多的是情商与智商结合下的产物,感情的依赖亦或是理性的担当,其实也是有所求的一种独自成长,朋友或是其他感情,某种情况下可以归为第二类有所求的大类别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抔黃土终结所有的思想,一阵风来随风散去,终究不过是一个孤孤单单的旅程故事了。
学会独处自处是我一生的必修课了,内心真正的声音需要自己诚实的告诉自己,学会自处独处以后,或许最后的结局就不会那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