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将近两年半,第一次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脸,一双双温暖而有力的手,一对对澄澈且真诚的眼睛,一句句充满暖意与爱心的话语,让这阴郁沉闷的冬季有了春的气息。“小善大爱”,这四个字犹如从愁云惨雾中透出的那缕阳光,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阴霾一扫而光,顿时,春回大地。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他们只是每人手提一些生活用品,轻轻悄悄地走在那一条条通往阴暗逼仄的泥泞道路上。年久失修的破败老屋前,依旧倚着一个颤颤巍巍,满脸沧桑的老人,他用浑浊的目光张望着道路延伸的方向,他在等待……
他们来了,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让老人孱弱的身子为之一振,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旋即绽放出了一朵美丽的花儿,这是多少年来都没有过的感受。生活在这几乎被遗忘的角落里,他每天都只能在路的尽头迎接一成不变的日出日落。虽然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政府的救助,但他们缺乏的不仅是物质,更是可以由内暖到外的人间的温暖与温情。这群志愿者的到来比阳光更要明媚,他们的爱心照亮的是老屋里每一个潮湿发霉的角落,包括老人业已潮湿发霉的心。
严冬里,老人身上穿的还是薄薄的几件秋衣,那瑟瑟发抖的身躯本能的紧缩着。脚上穿着拖鞋,露在外面的脚趾已经被冻成了酱紫色,那化脓溃烂的冻疮让人看得鼻子发酸。冬天的风雨让老人看起来愈发的苍老,岁月留给他的深深浅浅的褶皱里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苦痛。
贫穷与孤独蛰伏在这个狭窄阴暗而又脏乱的空间里,几乎每个角落都游离着死亡的气息。老人望着志愿者们忙前跑后的收拾屋子,烧火开灶给他做饭,甚至握着他干枯如柴的手嘘寒问暖,他哽咽了,他用蹩脚的普通话对他们连声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
对于志愿者来说,这样的连声道谢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听过太多太多,然而志愿者们却对我说,其实更应该说谢谢的反倒是他们,当他们一次次目睹,目睹那一张张脸被岁月刻划出了深深浅浅的伤痕,当他们一次次来到孤寡老人所处的与我们今时今日和诣美好生活相去甚远的生存环境时,他们的内心是久久无法平静的。这些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人用他们无声的坚忍叩开了一扇扇原本麻木不仁的心门,是他们让社会大众的心柔软起来,并在这柔软的心房里种下了“善”的种子,从此他们便没有停下行善的脚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些散布在各个偏远村落生活困顿的老人是众多志愿者们一年来心心念念的人。他们都还记得许奶奶命运多舛;罗奶奶没户口没依靠;刘爷爷九十多高龄生活邋遢只有狗狗作伴;87岁的陈爷爷孤寡一生满屋恶臭……于是,出发慰问之际,他们不仅带上了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物质,更是带上了各种各样的维修工具,说是到时候可以为老人修修补补,好让他们过个不透风漏雨的喜庆年。
当年的那场灾难已经在我们的记忆中渐行渐远,而在灾难中凝聚的人心却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当这种善举并不是为了拉个横幅,拍几张照片,搞些材料忽悠领导的时候,他们的举动便有了更实质更长远的意义。与我同车的一个志愿者从闽侯赶来闽清,利用节假日的时间与大伙走村入户去慰问关怀老人,他在车上告诉了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他也曾遭遇过扶摔倒老人被訛的事,当不明就理的群众和老人的亲戚对他百般刁难讹诈的时候他非常痛心与无奈,当下他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人心愈来愈冷漠,不是我们不想帮,而是不敢帮。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这个志愿者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对社会失望,而让自己变得冷酷,他说,“从此以后再遇这种事,我便会先拍照,让周围的群众为我做证,我才敢伸出手去帮助。”无奈之下的壮举!
在人人都追名逐利的今天,“无私奉献”成了仅存在书本中的一个词汇,许多人都觉得这些公益团队的公益活动背后都或多或少带有功利色彩,要么为了成名,要么为了谋利,纯雷锋的举动是与这个社会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或许,我也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设七九洪灾时的万众一心是出于“大灾面前有大爱”的英雄主义;假设七九洪灾后的同甘共苦是出于“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社会责任感;假设现在做了两年多的守望相助是出于“做了就要做到底”的个人良知。那么,从这英雄主义到个人良知的过渡中,参与人数不减反增的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行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在眼里,并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其中,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带去,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有善心同情心,从小就懂得珍惜和感恩,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让这个社会良性循环的润滑剂。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小善大爱”诠释的正是这样的做人原则。就像那个被冤枉的志愿者一样,他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一次遭遇而停止行善的脚步,相反,正是因为有如此现象的存在,他觉得自己更要把善行进行到底,他要让大家知道,恶人之所以敢行恶,就是因为能站出来伸张正义的人太少,而被扶老人心理的扭曲也折射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爱老人,让他们带着慈眉善目安祥老去,让他们不再害怕因为摔倒了负担不起沉重的医疗费用而不得不嫁祸于好心人,政府需要努力,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要为社会的和谐尽绵薄之力。
我们都要向这些默默付出,默默守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志愿者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不仅是老人,对于下一代,他们也同样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和关怀。现在,当他们身着志愿者服装出现在街头巷尾,出现在山村家院的时候,人们不再用好奇疑问的目光去看待审视,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的是欣喜是肯定,更是对志愿者们深切地感恩。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善举得到恶果而从此弃善从恶,我们必须相信,今天的那一群行进在善之道路上的人们,他们便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他们的点滴小善就像涓涓细流一般,终将汇聚成海,成为澎湃大爱。
(文:郭娟妃 图:各大志愿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