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能力对个人成长、团队成长、单位成长都很重要,那有什么具体“健脑器材”,通过刻意练习——专项(类如杠铃卧推以练习胸大肌)、长期(持续不断)——锻炼元认知这块“肌肉”,从升级思维力呢?我觉得李笑来专栏胜过其它专栏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打磨和读者回应的频次,下周李笑来得到专栏要打磨元认知练习方法,我笨鸟先飞,提前打磨。
我这几年,虽然不是很明确的打磨元认知,但不断做各类事件的记录,也时常复盘一些事,现在学习了元认知,觉得这两种练习,实际也是练习元认知的较好办法。
一、详细记录
认知有输入、处理与输出的过程,所以记录,也需要记录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客观事实。简单的事件,个人成长的一个短暂经历,记忆都会比较清晰,即使没有详细记录,靠回忆,也能复现最初感觉到的客观现象,事件过程,甚至细节,以及最后自己的言行后果。但如遇事件持续时间长,牵扯人员众多,多头序、多进程,那就需要详细记录,甚至需要类似于电影拍摄中场记的复杂记录。
十年前第一次做课题,从第一次开会,带领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到最后结题汇报,我都有详细的记录,虽然没有站在元认知的角度,仔细分析这个过程,以提取、总结经验,但不时看过若干遍,每次看这个记录,都会有一些感悟,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后来给单位创建音乐博物馆,从项目论证、招投标、概念设计、考古探查、大纲设计、乐器征集收购、古乐器复原、场地改造、陈列大纲撰写、布展到展出,差不多两年多,“建设实录”共记了四万多字,现在也是常看常新,常看常得。
另外一种记录,是当年写学位论文时,一边写论文,一边写自己的思维过程,当时也不知道哪来这样的想法,反正就是特别想表达自己“我是这样想的”。最后论文写了二十五万字,“我是这样想的”记录了五万字,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现在回想,这也是一种元认知的练习吧。
虽然没有如古代起注史官那样确确的记言、记事之分,但做每件事的尽可能详细的记录,确实可以为元认知提供基本数据,而且记录本身已经产生了提升元认知的功效。
二、及时复盘
复盘在股票与围棋中,是常用术语,就是复演过去的市场、棋局,检查得失,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其实就是反复地对思维过程的复盘。而复盘的主要办法,就是连续提问。甚至可以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是三个最重要的元认知健脑器材。针对认知的不同阶段,针对自己或他人,可以提不同的问题,例如:
1、我(或者TA)当时看(听、嗅、尝、触摸)到了什么?来源可靠吗,可信度可以打几分?是假象还是事实?是“原版”(原始材料、原发地等)还是“盗版”(转述、传话、非原材料、原发地等)?
2、我(或者TA)当时的反应是什么?关注了哪部分信息,是如何归纳、判断的?为什么要如是关注、归纳、总结?这种关注、归纳、总结有失误、偏颇吗?有没有干扰因素(情绪、环境等)?价值观是什么?
3、我(或者TA)当时是如何沟通(口头或书面)的,沟通效果如何?产生了什么行为,行动后果是什么?
4、此次事件(言行)给我的启示是什么?如果下次再去做(他人再做等),指导性意见是什么?
......
“认真思考是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工程,一个寻找结尾永远找不到的故事。”(《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P3),所以,这种复盘,重在过程,重在刻意练习;所以,这种复盘,重在持续不断地提问,如果能对同一个问题连续追问再多一个为什么?就如多举了一次杠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