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上午,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民进中央“尊师重教,薪火相传”培训班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老师以《做一名好教师路在何方》为题,讲述了自己55年的教育生活,诠释了好教师的
吴老师首先提出: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让我们一起过幸福的教育生活。
思考:
如何因孩子有机会与我们相遇而幸运?
如何因我们有机会与教师职业结缘而让民族拥有希望?
我们该怎样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
做一名好老师路在何方?
吴老师特别强调:好老师既要有爱的热情,还要有爱的能力。她认为好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做教师要有教育情怀;
做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做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做教师要善于学习和研究;
做教师要乐于服务与合作。
接下来,吴老师结合自己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情怀与理想
教育要有羸在终点的视野。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正确价值观
1.学生观
我们要把儿童看作是活生生的人和发展中的人,不能把儿童看作是容纳知识的容器。
儿童是有情感、有思想、有个性、有差异、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既要把儿童当作大人那样去尊重,又要把儿童当作儿童那样去理解、读懂、宽容、善待。尤其是让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儿童能看到前行的亮光和希望,有自省自悟的空间,有重新跃起的机会。
“我不再像个木头!”那两个被边缘化的孩子在吴老师的课堂上被点亮了,也让班主任老师陷入了沉思——《孩子,今天我重新认识了你们》
坚守尊重,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的课堂中,学生的人格得以完善,学习暂时困难的同学才有了重新跃起的机会。
2.我们心中的教育
教育是理解。儿童需要理解。理解就是用心灵去感悟心灵,理解需要换位思考。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心去倾听儿童的心声,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的成长着想。理解了,生命与生命才会产生积极的相互影响。
教育是激励。儿童需要激励。教育是点燃、是唤醒、是激励。教师要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儿童创造。教师要善于给儿童机会,使其发展的可能变成可能。
教育是呵护。儿童需要呵护。教师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尤其要关注有困难的儿童,要想方设法把那颗冷了的心暖过来,让每一位儿童都能抬起头来,看到前行的亮光。
教育是陪伴。儿童需要陪伴。儿童在日复一日的常态生活中慢慢长大,儿童的酸甜苦辣,儿童的喜怒哀乐,都需要陪伴。陪伴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人格与人格的影响……陪伴就在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因而也是丰富的生活世界里。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儿童幸福!(顾明远)
教师应当永远把儿童放在心上。教学教育过程应当是人道地对待每个儿童,自始至终充满温情,努力唤醒儿童的内在的良好愿望,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课堂实践
好教师不是被教出来的,好课不是被模仿出来的,好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在常态课堂中摸爬滚打,长期坚守,历练成长。
课堂,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吴正宪“好吃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
1.儿童观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传授知识、启迪智慧、 完善人格
3.儿童数学课堂实践
真诚流淌的生命课堂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
纵横联通的简洁课堂
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
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潜心研究
研究儿童良好习惯的培育
认真倾听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收集信息的习惯,归纳整理的习惯,自我管理的习惯,合作分享的习惯,乐于阅读的习惯
吴正宪老师教的数学课,“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气氛很浓,“为什么”很多,留给学生的“空间”很大。这是一个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的环境。(孙晓天教授中央民族大学)
吴正宪工作站的重要价值在于,建立的是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让教师有机会发现问题,有反思的需求和改进的愿望,自己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文喆副院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学习共同体
1.自我规划,目标清晰
2.准确定位,形成特色
3.勇于实践,潜心研究
4.服务传播,提升价值
职业幸福来源于教师不断自我修行与完善
把儿童放在心中——让儿童的纯真感染自己,收获感动,通过儿童的成长感受自己生命和工作的价值,这是教师幸福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儿童让我们的生命更丰富。
让自己不断进步——通过自己自觉修炼,感受职业尊严,积攒人生力量,为未来储蓄更多的价值;通过专业和学术的成长不断完善人格的成长。
和大家在一起成长——营造和谐、友善、简单、温暖的人际氛围,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真心服务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与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