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海南景区的门票价格到底意味着什么?
今年海南的旅游旺季已然到来,可是没有几辆外地车,三亚的路也不怎么拥堵,而几个月前各大景区已经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一轮不同程度的降价,降幅10%-30%不等。
有一类说法,认为景区门票降价的目的是吸引游客,拥护这类说法的人认为,是因为景区门票过高导致了游客数量减少或偏少,降低了票价则自然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
还有一类说法,认为多数景区占用了国家资源(山川湖泊草原林地……),既然是国家资源,就应该让利于民。
我想做个大胆假设,因为对于某个具体景区而言,降低门票很具体,也很好操作。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海南又是全国第一个“全域旅游示范省”,是否可以把整个海南岛看成一个大的景区?那么它的门票又是什么?
那么,只是降低了海南岛内的单个景区门票,而没有降低“海南岛”的“大门票”(旅游景区外部的整体消费情况),是不是有些不和逻辑呢?事实是:
第一、很多人因为“海南岛”的门票高(机票)而不来海南;
第二、景区外部的“吃、住、行、购、娱”等价格都偏高,而属于“游”的旅游景区,其门票价格绝不是个别人反映的虚高,海南的景区门票价格在全国范围内比较也仅仅是中等偏上水平,而海南的A级景区等级创建却比很多地方严格得多,也就意味着各项投入会更多,可又有多少人明白景区人的艰苦付出呢?
第三、很多人反馈,是因为消费太高而不愿意来海南,这个“消费太高”指的是整体消费情况,相比东南亚而言费用要高出很多,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指的就是机票价格,而绝不是以偏概全的理解为单单是景区的门票费用;
第四、很多景区为了塑造品牌,迎合游客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也有的景区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投入很大成本创建高A级景区,动辄几亿、几十亿的资金投入,争取使软硬件方面都可以给人以全新的感官体验,争取得到各方面人士的认可。是市场真的有需求吗?是企业很有钱吗?这条路,只要踏上去,就很难回头。
第五、《海南经济特区旅游价格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一款指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旅游景区门票及景区内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非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旅游景区门票及景区内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何为公共资源?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360百科)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很好理解,非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该咋理解?我查了一下,公共资源对应的是“私有财产”,那么也就可以把“非利用公共资源”理解为“利用私有财产”,那么何为“私有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六十四条“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说明了私有财产的界定范围。那么也就可以理解为:
“非利用公共资源”= “利用私有财产”=在自己的房屋里卖自己的东西,恐怕只剩下私人博物馆了,可是如果展出的是文物,其来源也要合法。中国有这样的景区吗?在我看来应该是不存在的,景区要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那就要利用土地等公共资源,而私人博物馆顶多可以算个景点。
所以,按照上述规定目前海南所有的景区都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第六、非海南本地户籍居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没有户籍但办理居住证的常住人口,另一类是游客。很多官方统计把非本地户籍的人口全部算作游客是不科学的,因为外来常住人口跟游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之所以细分人群,是因为常住人口和本地居民一般很少到景区消费,仅三亚市区的免费公园就十几处,其中三亚湾、大东海等公共滨海区也是免费开放的,所以他们绝非是景区的消费主体,所以几乎不受门票价格的影响。
那么游客呢?游客大体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客人,由于都是导游人员统一购票,该类人群享受的是旅游团的优惠价格,又不跟景区直接产生购票关系,所以对门票并不敏感;另一类是散客,也就是不经过旅行社参团,自行前往景区游玩的客人,这里面又包含OTA客人(享有一定的优惠折扣)、现场购票客人(除特殊人群外,按门市价全价支付)等。而实际上,几乎所有景区都是团队客人为主,散客比重小,特殊人群(指老、幼、残、学生、军人等按相关政策给予优惠的人群)数量更少。
所以,海南景区门票价格的高低,对实际到访的游客是不会有很大影响的,如果说景区内用餐、住宿等费用较外面偏高是存在的,但毕竟景区是个综合服务体,加上区位、交通等因素,导致商品的采购成本、人员成本等偏高,所以商品售卖价格高一些也是相对合理的。
(这篇文章写于2018年,当时正值全国范围内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的大背景下,结合海南景区的实际做了一点思考,考虑尚不成熟,聊作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