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过平潭,也没有听过石头村,可就是这么突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跌进了一个灰色的石头世界。
清明假期第一天,上午在图书馆选了一叠的书,做好了三天读书计划,可书看了没几页,玭姐和东哥就说要来学校找我。原以为只是在学校散散步,赏赏花,谁知八九年没有联系的初中同学也一并来了。上车前,说是去福清摘草莓,车一开动,不知怎的,又改口去平潭看落日了,真是随心所欲。当然,无论去哪里我都是开心的,有人带着,哪里我都愿意去。
想到假期前才跟高中同桌计划着去平潭,发愁不懂如何去的,现在也如愿以偿了。生活总是充满意外的惊喜,幸运的我,总能得上天的眷顾,许多的小愿望,都一点一点的实现了。
下午一点多了才出发,路上走走停停,真正到了石头村时,都快五点了。石头村方位不对,看不到落日,我们只勉强赶上了海边的黄昏。或许是还没完全开发出来,或许是我们来得太晚了,石头村人很少,等到最后我们走完村子回去的时候,停车坪就剩我们孤零零的一辆车了。
“平潭岛实在好,只长石头不长草”,在路上听到川哥说的这一句平潭民谣,便十分好奇长石头的平潭岛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所以我们就直奔目的地---石头村。
石头村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所有的建筑全由整块整块的石头堆砌而成,低矮厚实。房屋的窗户开得小巧,每一扇都关得严严实实的,生怕一点点的海风入侵。石头村地势较高,房屋密密麻麻地团抱在一起,就连墙外的空调都有木制框架牢牢扣住。这里的房子总能给人一种踏实安全的感觉,渔民们住在里面,像躲在壳里的蜗牛,无论多大的台风海浪都不用担心了。
我喜欢站在高高的海岸边听海浪拍打石头的声音,静静地回望小小的石头村。石头村走简约冷淡风,黑色的瓦,灰色的墙,比天空暗一点,又比海水深一些,深浅不一的同色系搭配,朴素雅致,不输于任何一处粉雕玉砌的豪华大庄园。
我们一行人趁着最后一点儿落日余晖,穿梭于石头村狭小弯曲的巷子里,近距离地触摸墙上每一块线条分明的石头。黑夜紧跟着我们的脚步,一点一点地侵占了石头村,高高低低的房屋仅剩模糊的棱角,这让我想起了林风眠的仕女图。自从初中第一次在《读者》上看到林风眠的仕女图时,就喜欢得不得了。关于他,我并没有过多地去了解,但脑海中却深深记住了这个诗意的名字以及他寥寥数笔又富有神韵的美人儿。他的画,每一次看都有一种迷离的感觉,仿佛雾里看花,不太真切,但又那么纯粹干净,令人舒适。此时的石头村,像极了林风眠笔下的画,我想若他还在,应该也会沉醉于此的吧?
石头村还有一条长长的石头路远远地伸到海上,离海面很高,全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堆砌而成的路面凹凸不平,稍不留神就会被绊倒。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你离石头村越来越远,离海越来越近,走到尽头的时候猛一回头,会发现只有你一个人孤零零地立在海上,脚下是凶猛吼叫的海浪,一下又一下地拼命冲上来,恨不得把你卷入海中。
我有轻微的恐高症,当时一个人站在那里,腿直发软,不敢挪步,周身又没有可以倚靠的栏杆,呼呼地海风吹来,心里一阵阵发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海风卷走,葬身鱼腹。后来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回去的,只记得回到岸边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种孤立无援的恐惧之感才渐渐褪去。现在想来,很多时候可怕的并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恐惧而已。
石头村很小,我们在那里呆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匆匆忙忙的两个小时。其实我们并不要赶时间的,只是实在饿得受不了,石头村又买不到什么吃的。人一饿,大脑就要停止转动,身体也不受控制,对任何景都没了耐心。当时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一直喊饿,会影响同行的朋友游玩的心情。可是一整天没有吃饭的我,“饿”字像失了控似的时不时地蹦出来。旅游最忌讳的就是赶时间了,为赶景点而走马观花地匆匆略过,眼中之景无法化为心中所感,这样的游玩,除了一身疲惫和占满内存的照片外,还能收获什么呢?
想起来石头村之前经过的海壇古城,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乍一看风格独特,走进细究,却又大失所望。原来一切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除了三分形似,全然感觉不到一点儿古风古韵。一条主街道走下来,整个人都被浓厚的金钱风味与商业模式所笼罩。此时的心情,像极了旧时的公子哥儿被花街柳巷搔首弄姿的女子给招呼了进去,还以为能一睹青楼头牌花魁的风采,最后看到的不过是些庸脂俗粉罢了。看着石头村到处都在新建各种房屋,开展旅游路线,想来大多数风景如画,远离喧嚣的小村落,最终都逃不过为了走进世人眼中而不断改变自己本质的命运。我只希望在它还未完全被改头换面时,可以安安静静地再去一次石头村,安静地坐在石头上吹海风,看夕阳,等天黑。
如许的月,微凉的夜,朦胧的影,我想睡在安稳的石头屋里,做一个与石头有关的梦,不告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