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复旦大学的传奇人物王德峰先生的一些言论和事迹,真的是大师风范,受益匪浅。
其中他对于孩子的养育也曾提到过一个观点,就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孩子的慧根。
慧根是什么呢?
他说,现在的家长喜欢测孩子的智商、情商,觉得只要双商高,孩子就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但是在他看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慧根。
所谓的慧根,就是悲悯心,就是同情别人能力。
有人说,这不是很普通的吗?
但是王教授说,当一个孩子看着路边的乞丐没有吃的时候,如果能够感受到这种痛苦,并且能够挺身而出,让父母给与这个乞丐利索能力的帮助,对于这个孩子来说,那是不得了的慧根。
为什么?
因为首先,他不认识这个乞丐。在此之前他们没有见过,更没有相处过,更别说他接受过乞丐的帮助。乞丐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仅仅是一个一面之缘的路人而已。
但是,孩子却能生出怜悯之心,并且愿意出手相助。这份悲悯会让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拥有立足于这个世界的能力。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世界归根到底是人和人的世界。而且很多学科中也会提到一个观点,那些最终在历史中拥有一定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怀着一种信念而成功的:如何帮助那些在困难中的人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最敬重的总理周恩来,他小时候的志愿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然,王教授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但是在教育儿子这件事情上他也犯了错误,有幸的时,儿子遇到了他这位父亲,他在深刻的反省后,立刻更正了自己的错误。
怎么回事呢?
作为复旦大学的哲学教授,像所有父母一样对于儿子也是给予厚望的,希望儿子一路从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终能够进入复旦大学。而且那时候,对于复旦的教职工子女考上复旦是有优惠的,可以说并不难读。
但就在询问儿子高考成绩的时候,他发现儿子的成绩远远低于他的预想,就像招生办的老师说的那样,当时儿子的成绩“差一点就没有大学上了”。
堂堂的复旦大学哲学的知名教授,面对这样的结果自然很郁闷,但他没有第一时间冲回家去责骂儿子,而是在外面逛了很久,情绪慢慢平复时候,他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他究竟犯了哪些错误,最后他总结出来,自己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行加在了孩子头上,儿子根本就不想读复旦。
于是他不再强求儿子,儿子也重新爱上了学习,并最终读取了伦敦商学院,这是世界一流大学。
最为哲学大师,他也最深刻的领悟了孟子的那句“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养育孩子,就是如此。孩子虽然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未来……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泥巴,可以由着父母的喜好随意捏塑。
对于孩子,别再用“为你好”的借口,残忍的扼杀掉孩子们命运,顺从孩子,让他们去走自己的道路,我们也才能更接近最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