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夏,烈日当头,三个男人正爬着在在内蒙古二连浩特70多公里以西荒漠中的一块红色泥岩上“捡石头”。其中一个名叫孟津的又黑又瘦的矮个子男人发现了一块石头。他指着那块石头,让旁边的大学生小伙儿李淳看。李淳刚要伸手去抓这石头,却被孟津立刻呵止。这是一块多瘤齿兽头骨化石,多瘤齿兽是一种主要生活在白垩纪(1.45亿-0.66亿年前)和第三纪(0.66亿-0.26亿年前)的北方大陆的草食型动物,和现在的大老鼠有点像。随后孟津从先是包里拿出相机给石头照相,再是把多瘤齿兽头骨化石周围的地面清理了一下,接着从包里取出一管胶水,趴在化石旁,小心翼翼地把胶水涂抹再化石上加固。然后他让其他两个男人一起开始在化石周围十几厘米的地方往下挖,等挖到比整个多瘤齿兽化石还要深的地方的时候,拿起地质锤在最底部横向挖空。不一会儿,这块露着多瘤齿兽头骨的一个大岩石砣子就被他们搬了出来。按李淳的话说,那是他们把它“从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请了出来。” 他们像保护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对待这刚从地里取出的化石岩砣。给化石表面包裹上棉纸,岩石周围用胶水加固,再用纸层层包裹整块标本,再在上面写上日期和编号后,放入专用布袋,整个过程中他们没有用手或者器械接触化石。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个半小时,在美国自然历史博馆古生物学家孟津眼里这是算很快的了。
这片内蒙古二连浩特所在的土地到及其以东的辽宁,以南的河北,被世界地质学上称为著名的热河群(义县组)。热河群形成于距今1.28亿-1.1亿年的白垩纪,学者们认为当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丰富的动植物死于距今1.2亿年的一系列频繁的火山爆发。由于火山灰的覆盖为化石提供缺氧的环境,大量的动植物化石标本被完好地保留下来。
1996年,一位农民在辽宁发现一块小型动物化石,随后便将这块化石一掰为二分别卖给了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殊不知,这块小型动物化后来来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化石之一,而这化石上的小型动物被命名为“中华鸟龙”。由于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它的身体上的一切细节告诉了古生物学家关于它的故事。这只中华鸟龙生活在距今1.35亿-1.21亿的白垩纪,它是最小的兽脚类恐龙之一,在享用完一顿美味的蜥蜴之后被突然喷发的火山灰吞没,死的时候还没有成年,体长68公分,尾巴就有占一半长,它的个头只有成年中华龙鸟3/4。而它最特别的是,它的身上有像鬃毛似的丝状羽毛。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长有羽毛的恐龙,是鸟类由恐龙进化而来的一个关键证明。
鸟类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恐龙的后代,一支恐龙从距今1.6亿-1.5亿年间开始了向鸟类进化的行程。不断变小变轻的个头帮助它们探索新的食物来源,同时它们开始爬树,滑行和飞行来躲避捕食者。最终它们的这些进化优势甚至让它们在那场灾难性的恐龙大灭绝中存活下来,不断进化发展壮大至今成为一个有上万种类的的成功物种。
一段对孟津博士的采访中,他说道:“数亿年前,这些恐龙,它们主宰着地球,统治着地球。它们种类之繁多,从很小的到猛兽般巨大的,从草食性的到肉食性的。它们这般庞大而丰富的数量和种类,但最终,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都灭绝了。这让我每每想起都感到无比震撼。”
我抬头望向窗外被树荫剪碎的天空,一只白色的海鸥划进了这一小片天空,轻盈地拍动了几下修长的双翅,继而又消失在树荫的遮蔽里。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又要去向何方?
数亿年前,你的祖先和其他的恐龙一起驰骋主宰着地球,而今我们分享同一片天空。从陆地上的恐龙到翱翔天地的飞鸟,你的家族故事让我对你,对周围的万生万物,对我自己充满了敬畏的感情。
海鸥,我,还有我看到海鸥的那时那刻,不正像一个奇迹吗?
茜雯
2017年9月11日